中青在线
2000年7月3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目击激战36小时
2000年07月30日 00:03:21

本报特约记者 傅永国 通讯员 张坤平

  ☆从负重20公斤,秘密武装泅渡1000多米,到成功突袭“敌”岸防阵地,仅用27分53秒

 
肩扛250公斤的原木,奔袭600米,搭建独木桥,中途不准停留

  ☆20多层楼高的垂直悬崖,登顶用时1分17秒

  ☆深夜穿越35公里原始森林,成功避开沿途抓捕

  7月17日凌晨。华北某地。

  80名脸涂迷彩油,身背特种作战装备的侦察兵潜伏在一片密集的青纱帐中,他们将经受一场残酷的战斗考验:16个特种作战突击小组,要在36小时内连续奔袭80公里,完成向“敌”指挥控制中心侦察、渗透,并最终将其予以摧毁等17项战斗任务。

  沿途敌情四伏,艰险重重。特战队员不仅要随时与“敌”斗智斗勇,还要在酷热难耐、地形生疏、无饮食供给等恶劣条件下,翻越多座千米以上高山,数十条峡谷、河流,攀越多处陡壁、悬崖,夜间通过“敌”35公里严密设防区。据演习指挥部介绍:这次演练无论是难度、强度,还是险度,均超过了国际侦察兵比武标准。

  记者随特种作战突击队一路跟进,记录下了这次以最残酷斗争设计,向生理极限挑战的北京军区侦察兵战斗演练中的精彩镜头。

  17日4时,某大型湖泊

  武装泅渡突袭“敌”岸

  “出发!”随着队长低沉的命令声,特战队员从青纱帐中匍匐而出,眨眼功夫就潜入水中。

  这是一座上百平方公里的大型湖泊,特战队将从这里开始他们的第一个战斗行动―――秘密武装泅渡,突袭“敌”岸岸防重要目标。

  湖泊南北距离1000多米,对熟谙水性的人来说,其宽度算不得什么,但对负重20多公斤、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来说,轻松游过并非易事。

  偏天公又不作美,突然刮起大风,放眼望去,宽阔的水面上大浪一个连着一个,劈头盖脸地向特战队员们打来。记者乘坐演习指挥部的摩托快艇穿行水中,看到开始还列阵整齐的侦察兵们被大浪打得七零八落,有的被推出队列10多米,有的被浪卷着打转。第十五突击小组队员闫川今年才学会游泳,又是第一次在风急浪高的宽大水面中武装泅渡,当他离岸还有200米距离时,被大浪卷得连连转圈,但当救生艇开过来要将他拉上艇时,他在水中梗着脖子大声拒绝了。

  “一名合格的侦察兵必须具备多种作战技能,武装泅渡只是其中一项。这些队员不仅能在风急浪高的江河、湖泊、海上连续泅渡数小时,还能在水中潜泳,完成水上攻击、水下爆破、驾驶舟艇等任务。”特战队队长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特战队员利用夜暗和不良天气出其不意地潜入“敌”岸,随后,“敌”岸防阵地响起了猛烈的爆炸声,特战队突袭成功。指挥员一看表,时间仅仅过去了27分53秒。

  17日上午11时,某地大峡谷

  扛圆木山涧架设独木桥

  完成对“敌”岸防目标突袭后,指挥部命令:迅速向“敌”纵深穿插,在M地域集结。特战队员们来不及喘息,立即分路疾进。此时,“敌人”发现了特战队行踪,立即用各种手段展开搜捕和追杀。刹那间,只见天上无人侦察机低空盘旋,地面反侦察部队沿途设障,把守要点。上午11时,当特战队员突破雷障区、铁丝网等层层封锁,到达某地峡谷时,先遣队员报告,前方出现一条4米宽、几十米深的山涧,部队无法通过。“搭建独木桥!”队长当即命令道。

  搭桥需要扛运圆木,这是一项检验侦察兵体力、耐力和锤炼意志的独特训练。圆木藏匿在600米外的山凹里,每根重250公斤以上。记者试了试,但咬紧牙关也未挪动。

  按要求,特战队员5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圆木用肩扛到架设地点,途中不许停留。然后,迅速搭起独木桥通过。时值中午,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地面热浪袭人。记者空手行进,已是汗流浃背。

  “大家跟我来!”身材敦实的第一突击小组组长赵云鹏一声吼,带领4名队员旋即奔向圆木堆放点,5人同时用劲,一根圆木已扛抬上肩。接着,他们踩着山洪冲刷形成的碎石小道,一路艰难行走,率先将第一根圆木抬到山涧边。5人又用力将圆木竖起来,瞄准方向,只听“轰隆”一声,圆木稳稳倒地,一头搭连在山涧对岸,第一座独木桥架设成功。

  11时30分,特战队员将16座独木桥按时搭成,全体队员通过山涧。记者看到,连续高强度体力消耗,队员们累得直喘粗气。刚想就地小憩一会儿,却又听到“立即出发”的命令。

  17日深夜,某地原始森林

  严密设防区的快速突围

  夜晚来临,特战队员正面临一场更残酷的战斗:在漆黑的夜里,要准确判定方位,在11个小时内穿越35公里的原始森林,既要防各

  种现代侦察器材,又要避开潜伏在森林中的“敌”巡逻队的沿途抓捕。

  夜,伸手不见五指。由于山高谷深,特战队员携带的GPS卫星定位仪失灵。为检验特战队员在恶劣条件下的走、打能力,演习指挥部事先在这里设下几处藏有“线路图”的情报点,队员们只有准确地找到一个个情报,才能走出森林和避开“敌人”抓捕。

  第一突击小组经过艰难搜索,终于在一棵千年老树下找到了第一份情报。他们立即按图索骥,向第二个情报点进发。由于被夜雾打湿,第一份线路图已模糊不清,队员们走失了方向,幸亏队员黄金海用夜视器材另选方向,才避免了误入“敌”阵当俘虏。

  第九突击小组在一人多高的灌木丛中穿行近3个小时,两次翻越千米大山,跨越数条峡谷,才艰难地把二号情报拿到手。当他们走出设防区时,离规定时间仅剩下几分钟。

  第十一突击小组在进入设防区20公里处的“一线天”时,突然发现有一支“敌”巡逻队,5个队员紧急后撤四五公里后,又迂回翻越了两座千米高的大山,付出了沉重的体力代价。

  有个小组在途中与一支“敌”隐蔽巡逻队遭遇,侦察兵从夜视器材中发现,他们已被“敌”包围在四周不足100平方米的峡谷内,情况万分危急,组长带领队员与“敌”短兵相接,展开激烈战斗,并迅速选准方向快速突围,利用复杂的地形环境,消失在黑夜中。

  黎明时分,记者在一处叫西洋口的山口处,看到经过一夜激战陆续走出“敌”35公里严密设防区的队员们,他们个个已精疲力竭,许多队员的迷彩服被挂破,有的队员脸上和手上被划出道道血口子。

  18日上午11时,16个特战小组,有13个按规定时间冲了出来,到下午2点,还有3个小组没能按时走出设防区,其中7名队员不幸被“敌”抓捕。

  18日上午11时,某悬崖下

  攀过绝壁直捣“敌”老巢

  这是一处突兀陡峭,有20多层楼高的垂直绝壁,特战队员将从这里徒手攀越登顶,奇袭“敌”阵。

  “上!”一声令下,第十六突击小组组长贾健辉身背行囊和特种器械,带领队员像爬墙虎一样紧贴绝壁快速向顶峰攀去。刚到50米高度时,贾健辉接连踩掉3块大石头,身子几次悬在半空中。当战友们都在为他捏把汗时,只见他双手紧紧抠住石头缝,稳了稳神,又继续往上攀登。登顶的规定时间是8分钟,而贾健辉只用了1分17秒。

  紧接着,数十名特战队员“飞”上了崖顶。

  特战队员们经过两昼一夜的奔袭,行程80公里,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敌”指挥控制中心的附近地域。

  他们利用携带的侦察监视器材,开始对“敌”实施全方位潜伏侦察。很快便发现正面600米、纵深不到千米的地域内,有“敌”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

  “开始进攻!”一道密电传给每个潜伏的特战队员,全副武装的勇士急速冲出密林,突破“敌”设置的重重障碍,利用携带的迫击炮、火箭筒和喷火器等多种武器,以迅雷之势,将“敌”直升机平台、导弹阵地和侦察雷达预警系统等要害部位,尽数摧毁。

  紧接着,特战队员引导我远程火力对“敌”指挥控制中心实施毁灭性打击。只听到“轰隆隆”的炸响不绝于耳,“敌”指挥控制中心顿成火海。

  特战队36小时激战,得胜而归。(张坤平摄)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