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0年8月1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中国林木之殇
2000年08月15日 00:44:06

本报记者 沙林

  我每天经过一条很脏乱的路,路边生长了半个世纪的缸口粗的大杨树,被摊贩们使用各种阴招,烟熏火燎、开水浇根、铁钉穿心,以期早死,然后可以名正言顺伐之。

  行人们都不在乎这些树。它们的皮不知被谁剥去(常见到许多树都被从底下往上剥了皮,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没有深仇大恨不会为之),光溜溜一直到
树顶,露着密密麻麻的虫洞和黑斑,所剩不多充满病容的干叶在风中抖动。它们还活着,在它们曾经爱的空气和土地中苟延残喘。

  在市郊、在乡镇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路边新树桩像树坟一样通向远方,农民开着黑烟突突车,运着残枝──似乎大家平常都憋着劲,为一纸法令所束,一旦有个理由,就如破堤之水一样,提斧拿锯奔向树。任何一个理由就可以把百年大树伐倒,比如修路、换树种、挖煤气管道、盖饭馆、搞建设……人们争先恐后地干这种事,然后再象征性地种几棵小树,车压人折,热毒熏蒸──看到许多小树被摧残至死,补种后又死,我甚至有些伤感,现在一棵树经历的磨难太多了!遥想过去碧水蓝天时代,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要容易得多。

  在国外旅行,突出的一个感觉是古树、大树、老树真多!田野上、草坪中、马路边,到处可见一棵就覆盖一亩地的大树,其顶直插透明翻滚的云霭雨雾中。那是自然生长的、形态各异的树。而我们惟一能见的是单调的护路树。从北京到广东两千多公里,护路树七零八落。

  呜呼,中国的树长不大(除了皇帝陵、大公园和极少人不常去的高山)。

  有的地方种草了,它的绿色能量要小得多,半亩草地的制氧能力只抵大树的几条枝叶。但它们也不能幸免,如果没有铁栅栏维护,车滚人踏,不几天就成了瘌痢头。那些小区居民心安理得地走过成片被放倒的树边,没有人过问。

  我们的许多习俗似乎都在跟绿色对着干,都对树木不利。喊山:竟然有这么一种锻炼法,每天天不亮上山狂喊,把安睡的鸟惊得四处逃散;挖中药防风:几十万人巡游在大草原上,掘出一个个坑洼,专家预言,呼伦贝尔大草原10年后将成荒漠;吃蛇、吃青蛙、吃麻雀、吃发菜……把满山树砍了,在桩子上种蘑菇;春天捋嫩芽、在小树上吊膀子等。

  砍树毁草似乎是大快人心事,大家心照不宣地对付所谓森林法,抓到了盗伐之人,一顿酒肉、一沓钞票就能摆平。

  1998年大洪水过去没一个月,国家刚下达严格的禁伐令没几天,西南、中南深山里又响起锯斧声,粗木细木一根根顺流而下。某些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与盗匪勾结,除了盗卖中国稀如珍宝的原始森林外,还捕猎国宝级珍稀动物……

  种树的善而少,砍树的凶而众

  《中国改革报》副主编李林河回忆80年代中期的一次空中之旅:“我们要坐飞机经过巴基斯坦到欧洲。那天万里无云,从北京一起飞我就盯着手表看,一分钟、两分钟……大地是一片绿色,半个小时过去了,大地开始黄一块绿一块,又过15分钟就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黄。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大地就一直这样黄下去。进入欧洲,绿色才又扑面而来。”他感慨道: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绿色之脆弱,当环境越来越恶化时,所有的人只能迁徙到沿海的一条绿带之中时,我们的生存该多么可怕!

  他告诉我他的家乡河南简称“豫”,是“我与象”的意思。在四五千年前还是林木茂盛之地,亚洲象在里面出没奔走,而现在除河南兰考及周围数县的风沙,秃秃的太行山就占了多大地界!

  河南许多山是秃的,并不都是糟蹋了几千年已经变成石头的那种山,许多土质的山也是秃的。你到当年诸葛亮隐居的有翠绿的卧龙之岗的南阳数县看看,车行数小时,全是这样的无树土山,仅有荆棘和茅草。有时远远看去,山顶上只有一棵扭曲的树,像消息树一样立在那儿。记者在山西晋南、陕西靖边、广西百色也看到了这种秃山,有的绵延数百里。

  这么好的山为什么秃呢?难道这里的人真不喜欢绿?记者曾问山西临汾山区一位农民,他指着县城边上的秃山说:看着山上有树,我吃不好睡不香。你不砍他砍,早晚得被人砍了,还不如早动手,免得吃亏。

  记者曾采访河南南阳一位植树劳模,他们一家承包荒山20年,植出了一座花果山,后来四方民众蜂拥而砍,干部阴阳怪气,一座山生生被抢光。

  那劳模是个善良老实人,父亲惨死,孩子患病,老婆因此离婚,自己遭干部打击,不得不流落他乡……多年的采访我发现,真心执著种树的人都很善良无助,他们是人群中的少数。而砍树人都是凶狠、有能耐、心眼活、能上下走动的主儿,人们围聚着巴结着他们,群起而效仿。

  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环境。社会学家北野说:当初上帝给全人类是同样的大地,都是覆盖率90%以上的森林,几千年过去了,有的国土成了黄土和沙漠,有的国土照样翠绿。

  哪里有穷山恶水,哪里人的生活方式肯定有问题。实际只要人少搔扰大地,秃山也会变绿,大自然有伟大的自我恢复功能。这就是道德和责任心与自己家园的关系。

  五千年史尘有多少林木在哭泣

  我们祖先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的,朝代更迭,谋反得逞,常常要把前朝的房子烧了,然后再伐树建新。秦始皇绵延800里的阿房宫用的全是上好木头,南方楠木,北方巨松,被项羽一把火点燃,这个木头的长城,木头的金字塔群,在大火中整整烧了3个月。据说黄土高原秃成这个样子,跟这也有关系(专家认为:3000年前的先秦时代,西北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不低于50%,全国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东北和西南高达80%─90%)。

  那漫漫5000年的滚滚史尘,有多少林木呻吟哭泣。

  我们把毗邻中亚细亚那一块砍秃了,把青藏高原砍秃了,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阳关、秦岭、罗布泊……砍秃了。一俄罗斯人说,幸亏大唐帝国和康熙大帝没有把贝加尔湖弄进版图,否则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现在可能只是一个臭水沟。

  不能总以人口多来搪塞,但人口密度更大的日本、韩国、以色列的森林覆盖率就是一个最好的反诘。

  我们老是自诩5000年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谓天人合一,而西方只知“征服自然”因而是破坏大自然的魁首。殊不知当德国、瑞典在14世纪和16世纪制定森林法时,我们只是有一句对谁都没约束力的“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清朝也颁布过林木令,但仅是保护皇家禁苑和木栏围场的禁令)。

  90年代,山东威海市林业代表团到韩国,第一发现是高速路都是弯的,不像中国直通通的。原来那是避树的结果。他们为树专门研究出透气水泥,铺在路树之边。

  “所有地方都种树了,那人上不去的悬崖呢?”威海林学家问韩国人。

  答:“用直升机把人吊上去种。”

  “你们怎么对付乱砍乱伐?”中国学者又问。

  “什么?为什么要乱砍呢?法律规定是不准砍树的……为什么要砍呢?”韩国林业官像看外星人一样困惑地看着中国的林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个中国的林业代表团访日,在森林中看到一棵没见过的树,上前折下一根枝条。陪同的日本林业官员惊得脸色苍白,赶紧让其把树枝藏在草丛中:“如果让林业当局知道了,咱们谁也走不了,你们也别想回国!”如此可知日本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不是从天而降。

  前不久一作家采访了曾是原始森林覆盖现已近秃的中国湘西某县的林业局长。“你们为什么还要砍树?”“我们发不出工资。”“那树砍完了你们怎么办?”“咳,走一步是一步。管那么多呢!”

  中国森林文化的缺乏,妨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

  欧洲人更愿意自诩“森林文化”。他们认为古希腊、古罗马来自森林(当然还有海洋),莎士比亚、安徒生、莫扎特、歌剧、芭蕾、奏鸣曲、小提琴、竖琴、单簧管……所有那些使欧洲成为欧洲的东西都来自森林。

  看我们自己,一切在梦中回荡的也来自森林:《山海经》、《尚书》、《诗经》来自森林,阳关故道、唐诗意境、宋元古画也来自森林。我们什么时候丢弃了我们最应珍视的?

  100年前,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半辈子的美国人罗斯写道:“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地方比起中国西北滥伐森林引起的大灾难更为明显了。在太原附近,曾经是森林覆盖的高山变得光秃秃的,非常干燥……由于使生命有意义的森林大量消失,河水不再是经过腐殖土和苔藓地带的过滤而成的清澈河水,而淤满了山坡上冲下的泥沙。鱼儿消失了,欢娱的洗浴不见了,泉水干枯了,晚夏的牧场再也得不到从布满森林的山坡上渗出来的水滋润了。再也没有倒下的大树或圆木阻塞小溪,在8月里给鲑鱼提供一个静悄悄的小池塘。数百万人一生中并不知道一种为许多树木环绕的绿色地带的林中空地,也不懂得金色10月里的树叶的光彩,或摘核果、摸鸟巢和追逐松鼠的童年快乐。

  “砖泥是惟一的建筑材料,一路上飞着燥热的尘土。在树林消失以后,很多美的资源、诗的源泉和激情都干枯了,生活变成了累赘的、可怜的种植粮食、消耗粮食这种周而复始的无味东西。”

  当然西方也有过一个破坏森林的时期,比如北美的原始森林在200年间被砍伐了一大半,而且直至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不惜破坏有世界之肺之称的热带雨林和发展中国家的森林,使世界的温室效应和荒漠化正在加速。

  这个时候我们尤其要清醒,如果要期望一个更文明的中国,就要加倍呵护绿树。要知道一个公理:森林是使国土之上更少暴戾、更多温文,更少旱涝、更多清泉,更少犯罪、更多文明的一种东西。它比世界上其他两种最有力量的东西―――钱和武器,对人更好。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