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0年10月2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本刊特稿
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
——李铁映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2000年10月29日 00:00:30

 

  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和阐述了“四个如何认识”的重大理论问题,引起了思想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广大青年的热切关注。针对近日一些青年来信提出的问题和思考,今天我们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和青年朋友一起聊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个问题。

 

  对人类社会发生如此深刻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21世纪的,莫过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横空出世。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究竟应该怎么评价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历史地位?

  李铁映: 20世纪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但是,对人类社会发生如此深刻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21世纪的,莫过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横空出世。从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主宰着人类历史,规定着时代的本质,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我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一是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二是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并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出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的复杂局面;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民主,改变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四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使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取得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胜利。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着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就连它的敌人也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并从社会主义那里学习和借鉴了许多好的东西。无论是成功、辉煌,还是暂时的挫折,甚至是失败,这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探索、宝贵遗产。人类必将继承这份遗产,继续进行探索和奋斗,而最终实现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

  尽管20世纪末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这并不能说明历史就此转向,更不表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

  <二>回想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20世纪末的苏联东欧解体,一些青年常常感到困惑: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什么如此曲折呢?我们究竟怎么看待社会主义发展如此曲折的历程?

  李铁映: 从英国人莫尔1516年发表《乌托邦》算起,到现在也快500年了;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现在也已经一个半世纪了。这一个半世纪里,社会主义经历了对自己的学说的理论论证、完善和发展,经历了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波澜壮阔的历程。的确,其间有凯歌行进的时期,也有受挫、甚至局部失败的记录。那么怎样看这个事情呢?我以为,其实,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历史上的出现,都伴随着激烈的阶级冲突,都经历了胜利与挫折、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过程。这似乎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了。

  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它同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社会形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要根本改变旧的剥削制度和这种剥削制度赖以存在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所以它是一场更为深刻、更为彻底的变革,它的实现必然要经历更为长期、艰苦的历程,会出现更大的曲折。

  <三>随着苏联东欧的解体,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增强自己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李铁映: 与人类历史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还是很短暂的,但它已经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尽管20世纪末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这并不能说明历史就此转向,更不表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

  小平同志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分析了这一历史事件,他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以为,小平同志这些高屋建瓴的分析,为我们研究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是我们增强对社会主义必胜信念的理性基础。

  <四>既然社会主义必胜,为什么我们现在在许多方面还要向资本主义学习呢?

  李铁映: 青年朋友应该明确的是,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作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扬弃,即是在吸纳了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有价值东西的基础上的否定。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逻辑总是这样,前一种社会形态为后一种社会形态的出现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一旦社会变革的时机到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便成为历史的必然。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法则。依据这个法则,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是永恒的,它同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旧的社会形态一样,迟早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

  <五>在世界范围里,社会主义运动事实上是不是已经处于低潮?

  李铁映: 对这个问题,我想这样回答: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也处于低潮,相反,世界范围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研讨社会主义的热潮却在悄然兴起。

  近几年,世界性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讨论会一个紧接一个,这些会议的与会者和自愿参加的群众达上千人乃至数千人,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1995年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在巴黎举办的“马克思主义100年回顾与探索”大型国际研讨会;1996年4月有10多个国家千余名学者在纽约召开的“社会主义再展望”国际学术会议;同年7月在英国伦敦云集世界各地6000多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96伦敦马克思大会”;1998年3月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聚集巴黎,召开了“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同年秋天,在巴黎又召开了“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由2000多名学者参加的“2000年世界社会主义学者大会”;此外,今年11月还将在巴黎举办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讨论会。

  <六>在千年之交,我们如何看待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热”?它的意义何在?

  李铁映: 这决非偶然。这是当今社会矛盾的反映,是世界进步人士要求变革社会的情绪的表现。正是当今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重新激起了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情。为了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人们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找思想武器。

  革命低潮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峻考验,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社会主义经过近百年的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但也有十分惨痛的教训,各种问题、各种矛盾暴露得也比较充分。马克思主义者在总结,在反思;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在诘难,在攻击。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我们结合当前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去思考、探索,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正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的意义所在。

  法共政治局委员、《马克思园地》负责人弗?拉扎尔夫人在巴黎“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上曾动情地说道,“《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我想,这正是世界进步人士的心声,她表达了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共同探讨社会主义理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强烈愿望。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不断探索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肩负着研究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特殊重要使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坚定不移的。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会员
(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输入在本站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发表评论) 
 
查看文章评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