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1月9日 星期

   

欧罗巴小偷

郑荣来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有点犹豫,生怕人家说:你怎么也像西方记者写中国,不写光明写阴暗!但欧洲小偷们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去年9月中旬,我们一行20余人前往欧洲。出发前,有关方面的朋友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一定要注意人和财物的安全,防止被偷被抢,那里的小偷特别猖獗!

  我们抵达巴黎。到机场接我们的王先生待我们上车坐定,首先提请我们注意的事,就是防偷防抢。他说,在巴黎,中国人成了小偷的主要目标。因为我们不像欧美人或日本人,有爱用信用卡的习惯,身上带的都是现金,小偷一偷一个准儿。尝到了甜头,就盯准中国人了。

  他介绍说,当地偷、抢的手段各种各样:有的“伪警察”说要检查毒品,令你拿出护照和外币。待他数完了钱还你,你再数钱时,钱已经少了好几张;有的是明抢,骑着摩托车,飞驰到你跟前把包抢走,或用刀把你的挎包带拉断再把包抢走……我们的全程陪同是温小姐。她说她不久前就亲眼看见,在一个旅馆门前,一个旅客的包被抢了。这事发生在她眼前,把她吓坏了。此后每到一处,下车前、上车后,进住或离开旅馆前,她必问大家有没有带好三件宝———护照、现金和机票。

  在意大利,一位会说意大利语的王小姐为我们导游。她说在意大利,小偷很有名。去年她带一个团。在罗马光天化日的大街上,一个团员走在最后,被小偷抢走了包。他去追,小偷神速地钻进了纵横交错的小巷。他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也不敢追,叫苦不迭。丢了护照、现金和机票,搞得十分狼狈。

  提起意大利小偷,许多人都不寒而栗。我的同事老解,几年前和丈夫在意大利讲学,被抢过两次。第一次她的挎包挎在右肩上被抢走;第二次她学乖了,挎包带斜挎着,却被摩托车上的劫贼,用力拽住挎包带,连包带人拖了10多米远。幸亏中途书包带子断了……她日前跟我谈及此事,仍然心有余悸。

  对这些旁述我都深信不疑。我自己也有两次惊险经历。第一次是1996年12月13日,我第一次出访欧洲。我住伦敦我国一座机构的二楼,当晚因为倒时差睡得很沉。第二天一早,就听见院里声音嘈杂。一问才知道,昨晚被盗。作案就在我的房间隔壁。门已撬开,彩电被搬到地上。据说小偷的汽车停在大门口,一旦彩电得手就运走。若此,我房间里的彩电,说不定也是他们的目标。

  第二次是此后几天,我们到了法国南部城市尼斯。那天中午,我们一行四五人徜徉街头。忽有四五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挤到我跟前,拿着报纸,挡住我的视线,跟我说话。当我忽然警觉地察看自己的手提包时,发现拉锁已被拉开,里面的眼镜盒差点掉出来!我情急之中大喊“小偷!”那几个女孩立即散开,瞬间消失在街头。陪我们的当地留学生赶忙过来问:“丢什么了吗?”“没有。”“那就好。这事可没警察管,你喊也没用。”我忽然独自大笑。朋友问我笑什么,我说我刚才喊叫,用的是中文!他们忽有所悟,禁不住也大笑起来。

  旅欧半月,所见所闻甚多,那里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等,自然有许多可供国人借鉴之处,但那里的治安实在不敢恭维。而我们旅欧的一行人,因为时时提醒,人人如临大贼,言必说防偷,行不离团队,时刻保护“三件宝”,有备也就无患。虽有几次惊吓,却惊而无险。直到登机离开欧罗巴,大家始觉如释重负。

  偷盗现象,自有私有制以来,就普遍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绝对无偷无抢的社会,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史记》称秦国卫鞅变法之后,“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不过是史家的夸张之辞。

  这种社会,一靠法制健全而且严明,二靠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和物质丰富,三靠人们的觉悟和道德观念的提高。而这些条件的完全具备,局部地方是有的,例如一乡一镇、一村一落———这在当今中国就不少,在欧罗巴自然也多。我想说的是,就整体而言,欧洲也并非如此。

  有欧人说,那些小偷都是外来者,不是黑人就是吉卜赛人,或其他肤色的人种,不是纯粹的该国人———这其实是法制不善的借口。如果欧洲,包括就业在内的一切方面都真正平等完善,这些人难道还都会乐此营生么?!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