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1月9日 星期

   

来自首届北京期刊发行交易研讨会的信息表明
发行二渠道与主渠道形成竞争态势

本报记者 刘声

  前几年有句流行语说:“没到过广东,不知道自己的钱少。”日前记者又在北京21世纪饭店学会了一句话:没到21世纪饭店,不知道自己见过的杂志少。

  1月5日在这里举行的首届北京期刊发行交易研讨会上,记者看到,从饭店一楼前厅到最高的22层,每层客房楼道里都贴满了各式各样设计新颖、印刷精美的杂志封面宣传画。参会的200余家期刊社在这里全力推销自己,各路书刊发行商也多方联系业务,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儿充斥着北京21世纪饭店。

  据说,目前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有8100多种,发行量上万册的有2700多种,发行量达10万册以上的则有500多种。这类期刊通过邮局订阅、亭摊零售,已深入亿万人的生活。另据《新闻出版报》公布的统计数字,1999年我国期刊总印数为28.46亿册,全国人均两册。期刊业作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期刊业的空前繁荣,导致期刊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在北京的这次期刊交易研讨会上,200多家期刊社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重庆新创办的一份心理健康杂志,会前3天便派人赶到北京,在饭店前厅的中心位置张贴巨幅宣传画,并广为散发今年全年12期杂志的内容主题策划宣传册,咄咄逼人的气势,表现出办刊人强烈的竞争意识。

  期刊发行作为期刊走向市场的通道,对期刊市场的培育及期刊产业的形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由邮政独家承担期刊发行的模式,近年来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被称作“二渠道”的民间期刊发行商,在期刊发行及推动期刊市场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这些发行商大多是有一定文化修养和品位的商人,从开始的书刊零售起步,逐渐发展成为经营几十种期刊批发、零售的书刊发行公司,有自己的固定门市和稳定的销售网络,年经营额均在数百万元以上。北京、广州的一些期刊大亨还建立了上百人的送摊队伍,把期刊发行做到了市场终端,已经具备了发达国家期刊发行的雏形。

  面对“二渠道”对期刊发行这一蛋糕的蚕食,长期习惯于坐堂收订期刊的主渠道———邮政部门也坐不住了。江苏、湖南、杭州、西安、兰州等省市邮政报刊发行局专门派人参会,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竞争。

  由江苏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局长带领的各地市发行局一行16人,来到北京,打出“为期刊社与读者之间架设一条畅通的绿色长廊”的口号,与期刊社广泛接触,洽谈业务。该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局长宋永宁告诉记者,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他们还将推进与“二渠道”的合作,组建包括“二渠道”、境外发行商在内的股份制发行公司,开展期刊市场调查、信息收集、统计分析等一系列专业工作,以适应期刊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这一思路,透析出邮政发行体制改革的一缕曙光,昔日邮政与“二渠道”的竞争关系,如果发展成为互补、互动的关系,无疑是期刊产业发展的福音。

  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国外一些期刊商也杀进了中国市场。据了解,法国一家公司已在上海期刊市场露面。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中国期刊市场已经开了一个小针眼,外国期刊正奋力往小针眼里钻,想方设法打进中国市场。

  在北京21世纪饭店会议厅里,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伯海告诫几百位中国期刊出版、发行界人士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国内期刊业应该知己知彼,以弱制强。期刊出版、发行界能否做到这一点,还有待时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亿万读者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期刊竞争战火中得到更多精美的精神食粮,而中国期刊产业也会在战火的洗礼中成熟壮大。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