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1月10日 星期

   

作弊学生心态调查

本报记者 刘万永

  杨朝晖和吴春卿都是从事教学管理多年的老师。最近,她们利用“定性研究”方法分别对8名因考试作弊受到处分的大学生进行访谈,探讨考试作弊背后的深层原因。尽管两人的结论不同,但都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考试作弊已不是个别问题,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考试,我们该如何反思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萧:保送生,已经毕业。上学期间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学习成绩不好,达到专科程度,又因为在专业考试中有作弊行为,提前离开学校。现在在某家商店做销售,干得很出色,生活完全独立。

  小溶:保送生。同学都认为她学习很刻苦但是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不及格课程较多,在进行补考时偷看教科书,被老师查出。

  小云:学习比较出色,被老师认为是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在校公选课“旅游地理”考试中,查看自己复习用的地图,被老师查出。事后她主动要求将自己的处分布告贴到学校的布告栏中,以警示其他学生。

  小兵:非常热心社会工作,但考试一般能混就混,60分万岁。在英语四级考试中,由于监考老师的疏忽,小兵与临桌的同学刚好做同一类型的试卷,乘机抄袭。计算机阅卷时发现试卷雷同被查出。小兵被留校察看。

  小林:大学一年级期末,参加一门校公共选修课考试,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课,考试时“非常自然地”翻看别人的笔记,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弊行为以及带来的后果。

  小A:大学三年级学生,高中时就已入党。

  小B:系里确定的重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小C:女生。

 

  虽然考试作弊都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但作弊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坏学生”,作弊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小萧说:作弊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成为准备考试的一部分,就像准备笔和纸那样,兜里揣着心里就有种安慰感。当时,我作弊是把教科书的一页剪了下来,这说明我当时并不是特别想作弊,只想敷衍敷衍,混过考试。如果我真是想作弊的话,我就会把答案写在小纸条上,不会这样不经心。那件事真是没什么,而且我也并不很在乎,作弊现象很普遍。

  小云:我认为自己做出这种事是早早晚晚的事,也是一种必然吧。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但总希望不守规矩一回,有一种逆反心理,还有一种好奇心,觉得挺好玩的。考完后,心想自己总算干了一次自己想干的事。走出考场以后,我当时还逛商场去了,觉得心里挺轻松的,心想可解放了。稍后又沉重起来,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老师、家长,尤其是对家人的打击很大。

  我其实很反感这种事,由于心理感觉不公平,所以有跳出约束的心理。那么多人都没事,我为什么不试一把?有点像探险。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宽松的氛围造成的。课程有轻有重,不少同学认为校公共课没有什么,混两个学分就行了。

  小C:我一直是一个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从来没有想过考试作弊。刚上大学,我就担任了班干部。可是,临近考试的时候,我妈妈生病了(精神病),病得很厉害,整天大喊大叫,我很害怕,功课根本就顾不上了,到考试的时候就害怕如果考试不及格怎么办?于是就把笔记本带进了考场。

  小A:这个专业我根本就不喜欢,是我父母替我报的,我觉得男孩子学这个专业没意思,全靠死记硬背,课程内容也没意思,老师讲课也没劲,就是照着书读。

  小B:我敢保证这一门功课肯定能够及格。我这么做,是考前一个小时一个同学对我说,这道题肯定会考,于是我就把纸条带上了。

  我们学校的课程就那么回事,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到社会上也不一定用得上,老师不就是要一个分吗?

  发生这件事,我如实跟家里说了,我哥哥来信把我痛骂了一顿,并说,“我痛恨作弊就像痛恨小偷”。而我呢,虽然觉得作弊不好,但不会像哥哥这样强烈,我的感觉可能与学校的大环境有关,作弊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小A:有些考题就是让人容易作弊,像对对答案什么的,很正常;而论述题、思考题一类的就不容易作弊。而且,这种考试又不是竞争性的,我考上了你就考不上;也不像考大学似的,有名额限制,你想看别人也不会让你看。这种考试只要能过就行了,大家相互之间觉得无所谓,如果考试的时候不会,别人也挺愿意帮助你。

  作弊被抓后,我觉得自己特别“愚蠢”;以后,遇到重大的考试,我还是不行。

  小A:作弊被抓后,同学们都说我“愚蠢”。代价实在太大了,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是学生会干部,现在一撸到底,什么都没有了,还得了个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小B:我自己以后是不会这样做了,即使满考场抄翻了天,我也不会动一下这个念头,我也会劝跟我关系好的人不要这样做。我不会老记着这件事,我会用今后的时间来弥补。

  小C:有时候我周围的人对答案,可我不敢动,心里特别难受,不平衡。我现在很害怕考试,一坐到考场里,就想起那件事,晚上做梦也总是出现那时的情景,一直到三年级的时候,才能够比较平静地面对考试,可对于重要的考试,我仍然不行。直到现在,我的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都没有通过,总是56分、57分,还有一次得了59分,考试的头天晚上,我根本睡不着觉,在考场上,老师往我身边一站,我的脑子就空了,不知该怎么做,心里一直有阴影压迫着我。

  小云:我觉得惩罚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在于轻重。现在的惩罚不是让自己反省错误,只是让你知道不能再做了。但从更深的层面讲,这种错误在哪儿?有没有更深的认识就不管了。有时作弊也是由考试制度造成的。

  小林:学生毕竟年轻,学校的处罚不应该对他影响太大,像一下子学位就没有了,不许报考研究生。现在错了,以后好了,就应该同样对待。如果一个学生一开始遇到这样的事,他就会比较注意了,可能比其他人做的更好,会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弊者大都经历了憧憬-努力-失望-松散-混日子-作弊这样—种轨迹。他们最初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动力随着对学习的兴趣的衰退甚至失望,逐渐演变成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直至以作弊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什么在高校一再强调“严惩”作弊者的情况下,作弊之风没有被完全遏制?

  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老师认为,学生作弊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学生认为没有意思的课或教师的考试形式很随意或要求死记硬背的课容易作弊,考场组织是否严肃、严密也有一定关系。为什么学生对作弊持默认态度?因为在一些学生看来,大学考试作弊不同于高考等升学考试,不存在竞争,别人能否通过对自己并不构成威胁。

  如何看待大学生作弊行为?首都师范大学的杨朝晖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的吴春卿老师的结论有所不同。

  吴春卿认为,学生处在一种弱势地位。框在每个学生四周的是一张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监考力度,这些因素刺激了一些学生的作弊行为,也使得他们在作弊前觉得作弊算不上什么错误,被抓住后才觉得是不应该的。另外,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继续学习,社会选拔人才有时也是通过一张张成绩单来决定,尤其是大学毕业找工作,学业成绩成了一个硬指标,一部分同学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去获取高分就不足为怪了。

  首都师范大学的杨朝晖老师已经从事教学管理工作9年了。她通过对考试作弊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认为学生作弊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问题。

  杨朝晖说,小云在接受访谈时曾说,我觉得这种考试形式特别束缚人,从小学到高中的考试都必须按照老师的标准答案答卷,哪怕你能够自圆其说也不行,大学考试稍微好一点,但要求背的东西还是比较多,即使你前半个学期不学,后一个月你花点时间背的话,最后也能得个80分。我觉得这样下去没有发展前途,能力没有培养出来……这说明,作弊的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作弊的动机,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固然不能忽视,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很好地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考试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比如,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现在一些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与热情。在高校中,是不是有些教师还在用着多少年不变的教案、方法在讲台上误人子弟?

  杨朝晖还认为,教育应该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培养一个健全的毕业生。比如对作弊的学生,通常学校公布处分之后就不再管了,有些人因此而消沉下去。如果学校、老师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既可以让他们铭记教训,又能振作精神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

  吴春卿说,对考试作弊受到处罚的学生来说,他们是不幸的;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他们有可能比过去更成熟,更加自信,今后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会更慎重。在这里,我深深地为他们祝福,祝愿他们走好自己未来的路。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