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1月11日 星期

   

经济时评
尴尬的老字号

天鹰

  杭州市政府主动顺应市场化改革的潮流,决定在商业零售和服务行业实施国有商业资本战略性大撤资。去年末,位于老城区及西湖风景区内的89家商号、店铺经公开拍卖后产权易主。

  国有商号、店铺大拍卖,波及到一批老字号商号。高文泰、老正兴、素春斋、杭州酒家等一批曾经领衔杭州商业的老字号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而有消息证实,今年杭州的国有商号拍卖力度不减,更多的老字号被列入了拍卖名单。

  老字号的市场价值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现有资产的净价值;二是品牌价值(无形资产)。有趣的是,参加竞拍的买家没有一家认可其品牌价值。最后,老字号只好以现有资产的净价值贱卖。而更耐人寻味的是,产权易主后,买家都将原有的经营场地改作他用。这样的结局,被杭州商界的有识之士戏称为“老字号遭遇零价值”。

  拍卖老字号,多数百姓不予理会。商业圈内、文化界人士则大都持有异议,有人直言不讳地指责市政府为“败家子”;有人呼吁政府出钱保护老字号……

  可惜,所有的议论、建议都忽略或者回避了一个触及痛处的命题,即老字号为何会落得零价值的可悲下场?

  本人以为,老字号的败落乃至消亡是政府多年来过度管制、呵护的必然结果。因此,与其说是杭州市政府贱卖了老字号,不如说是市场不选择老字号,老字号是在市场的无情选择下被淘汰的。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个祟“老”的社会。多少年来,在社会各个领域,“老”的社会价值被不恰当地放大,其直接后果是,“新”很难为社会所认可,甚至常常被无端扼杀。

  在经济领域,“老”往往被国人异化为吃老本的“老”。以杭州的商业老字号剖析之:它们大都降生于晚清时代,以家族经营或多人股本经营为主。无一例外遵循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为商之道。至于商品与服务,则始终坚持推陈出新,经年累月才慢慢创出牌子。这其中,资本属性上的“民”字是老字号生生不息的体制保障。

  1956年以后,老字号全面改版,由“民资”改为官方经营,初衷是想发挥新体制的优越性。可是,由于违背了商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老字号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其原有品牌的含金量反在大锅饭的蚕食下被吃空,直到变成今天的零价值。故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老字号是被僵化的旧体制葬送的。

  事情发展到了今天,遍布各地的老字号大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其名的老字号“去”不足惜。总结老字号由盛到衰的命运归宿,在已经来到的新世纪里通过体制创新,再创更多的“新字号”才最为重要。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