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1月17日 星期

   

一位警官和一群红瑶女童(图)
――记荣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武警警官何方礼

吴杰 文雁 本报记者 史照栋

  何方礼,1992年12月从四川通江县入伍,现任武警广西总队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队指导员。8年来,他和战友们一起竭尽全力扶贫助学,先后使138名红瑶女童走进学校,从此结束了红瑶女童自古以来不读书的历史。

  2001年1月1日,新世纪的第一天。

  武警广西总队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队指导员何方礼,在他扶贫助学8年之久的大瑶山,同当地女青年梁柳芳喜结良缘。简朴的结婚仪式上,何方礼收到了一份来自深山瑶寨的特殊礼物:一块绣满火红杜鹃花的土布方巾。这是红瑶女童班的同学们,用大瑶山盛开的鲜花榨染的五彩线精心绣织的,针针线线紧连着何方礼与红瑶女童的心。

  方方的竹背篓呀,哪一天能变成书包包

  在全国少数民族特困县之一的广西融水县,居住着瑶族的一个分支———红瑶。连绵起伏的大瑶山,阻隔着红瑶人同外界的联系,也使“女不读书”的陋习在封闭的瑶寨沿袭下来,世世代代的红瑶女童从未进过学堂。1988年,县里试办的第一个红瑶女童班的孩子们也因贫困再次面临失学。

  红瑶女童的命运紧紧地揪住了何方礼的心,他永远也忘不了1993年第一次进大瑶山的情景。在公共汽车站,一位身穿红瑶土布腰裙、赤脚背着竹篓的小姑娘拦住了他:“叔叔,买我的杨梅吧,一竹篓才5块钱。你买了我的梅,我就可以读书了!”望着红瑶女童乞求的目光,何方礼掏出口袋里仅有的7元钱,塞进红瑶女童黑瘦的手里。

  何方礼的家在四川大巴山深处的通江县革命老区。85岁的爷爷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父亲右手残疾,母亲左眼失明,还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妹妹。尽管如此艰难,从大瑶山回来的何方礼还是这样制订了个人用钱计划,把每月21元的津贴分成3份:8元钱资助红瑶女童上学,8元钱补贴家用,5元钱留给自己。

  “小小绣花针呀,哪一天能变成笔尖尖?圆圆绣花绷呀,哪一天能变成书本本?方方竹背篓呀,哪一天能变成书包包……”

  这曲在红瑶女童心中流淌了一遍又一遍的《赶山谣》,深深地震撼着何方礼的心。从战士到干部,从拿津贴到拿工资,他没买过一件便服、一双皮鞋,内衣补了又补,牙膏、香皂也总是买最便宜的。几年间,他一分一厘地积攒了1800多元钱,将8名红瑶女童送进了学校。

  融水县邮电局的营业员何丽萍至今也不会忘记,她在邮局第一次见到何方礼开始,何方礼从列兵到上士,从少尉到中尉,几乎每月都要往邮局跑几趟,给山里的红瑶女童寄钱寄物,8个春秋从未间断过。

  1998年2月16日,已开学5天的红瑶女童班,仍有15个座位空着。何方礼进山了,他一村一寨地走,一家一户地访。去九峨村的戴金花家时,何方礼遇到了当地少见的大雪天,天寒地滑路泞,十几里的山路,他走了近5个小时。当戴金花的父母看到何方礼“雪人”般地站在家门,一只脚穿着皮鞋,一只脚踏着胶鞋,满身泥泞时,这对朴实的瑶家夫妇眼含热泪:一个外乡外族的人,为了一个瑶家妹子读书,这样费心劳力,这份心,这片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接受?第二天,他们就把阿妹送到了学校。

  十二样的藤呀,你说哪一根最长,我说什么都比不上人民军队情意长

  贫困与失学是连体儿,只有通过治穷致富,才能让红瑶女童真正过上文明、幸福的生活。

  1997年春节前,何方礼请了当兵以来的第一次探亲假。战友们都以为他回老家过年去了,其实他却背着背包来到了大瑶山。白天,他帮瑶胞干农活,入夜,他和瑶族同胞围坐在火塘旁,一边打油茶,一边学瑶话。

  水稻是当地的主要作物之一,但沿用传统的栽种方法,产量一直比较低。何方礼了解情况后,和中队长许教明一起请来水稻技术人员,并与他们一道手把手地教瑶胞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当年底,瑶胞们种植改良过的水稻长势喜人,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年。

  白云乡甲报屯原来的村支书凤金德的大女儿凤秀娟,在第一期红瑶女童班读到三年级时,因为家里经济十分困难而辍学了。

  前年春天,何方礼得知河南某地养殖的美国牛蛙很适合在瑶山养殖,他便利用出差的机会,用800元钱买了两对种牛蛙,一路精心呵护着送到凤金德家。当月的一个周末,何方礼来到凤金德家一看,种蛙已经孵出了3000多只蛙苗。村里的瑶胞们听了何方礼的讲解示范,都争着要蛙苗回家养殖。当天晚上,何方礼住在凤金德家。半夜突然下起了暴雨。何方礼想,养蛙池的塘口没有打开,如果蛙池灌满了雨水,牛蛙就会跑光了。他立即起身赶往蛙池。

  凤金德家住在半山腰,天黑路滑,何方礼一脚踩空,从山坡上摔了下来,好一会儿才醒过来。为了不让瑶胞们致富的希望化为泡影,他拖着受伤的腿,在雨地里奔忙了大半夜,终于保住了蛙苗。

  两载寒来暑往的辛勤劳作,凤金德家的日子有了滋味,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吃穿稍有些宽余,凤金德想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女儿上学念书。他拉着何方礼的手说:“我们红瑶寨,受穷就穷在没文化上。如今手头宽余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女儿进学堂,睁开眼睛走出大瑶山。”不久,他就把失学的大女儿凤秀娟送进了学校。去年,凤秀娟考上了南宁市职业学校,成为走出大瑶山的第一代红瑶女中专生。小女儿凤卜英也放下牛鞭,高高兴兴地进了红瑶女童班。

  瑶乡人的观念变了。牛蛙、八角、百合、板栗……一个个“种植养殖示范户”相继在瑶乡出现,一座座古老封闭的瑶寨开始沐浴在科学文明的春风里。红瑶群众的人均年收入已由过去的100多元增加到900多元。

  “女不读书”的陈规被打破了。138名红瑶女童走进了学堂,38人上了中学,12人考取了中专,6人成了红瑶第一代女教师、女军人、女村干部、女共产党员。

  1999年1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向何方礼颁发了“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从北京领奖归来,何方礼立即将剩余的8500元奖金送到了红瑶女童班。

  进山那天,瑶山的父老乡亲摆开了迎接民族英雄的传统礼仪:瑶寨木楼上挂起了花环,男女老少穿起了节日的盛装;小伙子吹起了悠扬的芦笙,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没有彩车,没有婚宴。红瑶姑娘们簇拥着何方礼和梁柳芳走进了简朴的洞房,唱起了心中的歌儿:十二样的花呀,你说哪一朵最最艳?我说什么都比不上,红瑶山寨的红杜鹃,十二样的藤呀,你说哪一根最长,我说什么都比不上,人民军队的情意长……

  压题照片:农如松摄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