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2月28日 星期

   

架起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桥梁

实习生 张开荣

  “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难,企业家得到成果也难。”参加“中国首届百名院士与百名企业家联谊会”的张世家先生在谈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问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因此,他把联谊会称作是“给企业家和科学家们搭的一座桥”。

  桥这边,是拥有技术发明的科学家;桥那头,是掌握雄厚资金的企业家。

  有了这座桥,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坐到了一起,希望实现“资本”与“知本”的结合,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

  怎样结合,如何转化,百名院士与百名企业家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去年曾到河北的一家农业企业公司考察,他说:“这家公司把种、养、加(工);产、供、销;经、科(研)、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程的产业链”,“农业必须要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形成一个‘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链条”。

  从事牧草饲料加工和草坪种子繁育的成都大业公司从1997年开始,就与生态学家任继周院士合作,董事长罗蜀抗说:“地开出来了,种什么,怎么种,都得专家说了算,企业没有科技支持不可能成功。”

  把联谊会称作“桥”的山东天达生物制药公司总经理张世家是这次联谊会的企业界代表。他说,科学家和企业家都不能急功近利,双方要真诚合作,共同把科研成果产业化。张先生不太赞同科学家与企业家“二合一”的做法,“企业、科研单位应有明确分工,你做研究,我搞产业化,双方扬长避短”。

  有识之士认为,科研成果产业化,除了让科研人员与企业家多沟通以外,还需要国家的支持。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说,十五期间,科技工作要遵循“创新、产业化”的方针,“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但创新离不开长期扎实的基础研究,而企业往往无力支持基础性的研究”。因此,“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需要政府的支持,不能光靠企业家”。

  罗蜀抗先生也认为:“企业的投入是有风险的,一个项目失败一次两次,有的企业就会放弃。而一个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往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期。所以,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国家的扶持。”

  据本次联谊会组织者介绍,对于院士们介绍的科研成果,企业家们跃跃欲试,一散会就围着院士们谈。26日是联谊会的第一天,有的院士同企业家们谈到了凌晨。27日上午是分组讨论,预定12点吃午饭,可讨论到12:15大家还意犹未尽。

  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个大课题,“当然不能指望通过一次会议就能解决多少成果的落实”。但是,正如甄永苏院士所说,联谊会开了一个头,“让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与搞企业的人能够沟通、交流,这对科研成果产业化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