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3月7日 星期

   

“十五”连着你和我
财政收入增长意味着百姓有钱花了

本报记者 徐永恒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昨天,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十五”计划的报告时指出,在“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6.5%,到2000年达到13380亿元。

  今天,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向人代会作财政报告时指出,2000年我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1936亿元,增幅为16.9%。增长百分数的背后,反映了我国政府财富的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兆木注意到两个对照鲜明的事实:“九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每年都比上年增长1000多亿元,整个“九五”的财政收入比“八五”翻了一番多;“九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从1996年的10.9%上升到2000年的14.9%,而“八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从1991年的14.6%下降到1995年的10.7%。

  林委员特别看重后一个事实,因为它反映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证明了朱总理所强调的“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特别提醒人们,财政收入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八五”期间,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物价指数上扬,财政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比较低;而“九五”期间,我国曾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物价指数低迷,财政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比较高。

  项怀诚部长分析去年财政增收的原因主要是: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增长,使增值税增加;外贸进口增长加快,进口税增加;国企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企业上交收入增加;金融保险、房地产、建筑安装及旅游、餐饮等服务业营业额增长,营业税增加;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印花税增加。

  国有工业企业至今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占了近半壁河山。2000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在为国家贡献了数千亿元税收后,自己也留下了2392亿元的利润,比上年增加1.4倍。

  对于刚刚进入大众投资时代的中国来说,这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政府的钱袋鼓起来了,老百姓从中有没有得到实惠呢?

  项怀诚部长今天通过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数字告诉大家:百姓的腰包也在一年年鼓起来!政府的财政收入反映着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政府的财政收入多,意味着企业上缴税金多,而企业上缴的税金多,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多,企业员工的收入也就多。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比上年实际增长6.4%和2.1%。

  另据了解,去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1亿元(不包括利息税收入),比上年增收97亿元,增幅达23%。“九五”期间,我国个人所得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1995年全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为131.39亿元,1997年达到259.55亿元,1999年达到414亿元,到200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与6年前相比接近翻两番。

  过去5年,百姓有钱花了,这是不争的事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0.6%。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储蓄存款余额增长了1倍多,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迅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这意味着,在国家财富显著增长的同时,个人财富也在显著增长。

  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张卓元认为,“九五”时期政府财富之所以能持续稳定地增长,在于我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初步调整十分成功,此外,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财政改革逐步深化,政府对财政的管理、监督力度明显加大,打击走私取得明显成效。政府通过这种途径创收,当然大得民心。

  张委员认为,钱多好办事,这个道理适用于家庭,也适用于国家。整个“九五”时期,随着国家财力的逐步增长,老百姓从中得到的实惠是逐渐增多的,如城市面貌的改善,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西部大开发等。他说,随着“十五”期间国家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老百姓从政府财富增长中分享到的份额只会愈来愈多。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