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3月28日 星期

   

经济时评
尴尬的股评

姜平

  有几两碎银子放在股市里的人总喜欢说自己是炒股的,但实际上,我们更多看到的却是人被蒙在了股市里,分不清东南西北,这不像人在炒股,倒像股在炒人。就在人们陷入股海迷茫之际,一群人挺身而出,为大家释疑解惑,出谋划策,人们尊敬地称其为股评家,对其寄托无限希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逐渐就有些不对劲了。一方面,股评家的队伍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有人发现有的股评家让买的股票一买就套,让卖的股票一卖就涨,于是就认定股评家是庄家的托,和在马路边上的小混混本质上是一样的。这种诉苦慢慢爬上证券报刊的版面,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同一份报纸(或杂志)前几版是股评家评点大势的激扬文字,而后面却是套牢的股民对股评家的满腔怨气。两种文字和平共处,读者也是见怪不怪,先看股评然后看骂股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股评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爆炸性的过程。然而,股评的不足也是明摆着的,例如,做股评的从大学教授到无业游民,可谓各路英雄济济一堂。这种状况也不能说绝对就错,套用当年陈胜吴广的一句豪言壮语:股评家宁有种乎?可是说实话,其市场的有效性也实在太差,到了非规范不可的程度。

  在成熟的欧美或香港市场,股评人士被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以为这比股评家要科学得多。股价的波动,本质上是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反映。分析师的作用,应该是运用其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投资大众进行信息分析和加工。这好比一个有经验的主妇能找到有营养的蔬菜做好一日三餐,而黄毛丫头可能会乱抓一气,搁进篮子都是菜。股评的作用是告诉大家什么菜有什么营养元素,适合爆炒还是慢炖。一般来说,股评只能是一种半成品,一种菜的可吃性分析报告做完之后,股民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肚量来决定怎么炒,炒多少。一个人能不能吃饱吃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手艺。

  目前,我国股民手艺不佳的占了大多数,所以都指望有专家替自己炒,自己吃现成的。股民希望股评家是位能炒大锅菜、能让每个人满意的超级大厨,而大多数股评家也努力使自己成为超级大厨。两市上千只股票每只都谈得头头是道,主力位、支撑位、目标位言辞凿凿,效果欠佳便是理所当然的事。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股民会逐步成熟起来,对待股评也会逐渐客观起来。大家都心平气和地炒自己的菜,一不小心炒糊了,不怨菜谱不好,总结经验买了原料再来;经过长期演练,自以为炒菜手艺炉火纯青了,也不急着到处传经送宝,因为你知道自己的这一套并不一定适合别人的胃口。写菜谱的也逐渐有所分工,有的专攻山珍,有的专攻海味,都明确自己的定位,如此,股评尴尬的局面似可随风而逝。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