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4月8日 星期

   

让高素质青年军人驰骋导弹方阵

董聚山 张文萍

  编者按:高素质青年军人的成长成才,一靠主观努力,二靠客观环境,二者缺一不可。各级组织在强调青年军人要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为他们营造一个适宜于成长成才的客观环境。

  二炮部队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既有长远人才目标,又有近期具体措施。既注重选拔、培养青年人才,更注重为他们提供一显身手的舞台。既关注个体的高素质青年军人的成长成才,更着眼整个二炮部队的高素质青年军人的整体队伍建设。

  有这样的机制,这样的环境,我们何愁没有乳燕展翅?何愁没有雏鹰凌空?何愁没有初生牛犊的脱颖而出?

  一石激起千重浪。空军青年飞行员侯言强、靳文雅夫妇双双考研,成为全军第一对硕士飞行员夫妻的新闻,通过本报的“特别报道”,在第二炮兵这支高科技部队引起特别关注和强烈反响。围绕这一“热门话题”,笔者分别采访了第二炮兵政治部干部部王增田副部长、组织部青年处郑德才处长。

  高素质青年军人堪称导弹阵营的生力军。从事二炮部队青年工作的郑德才处长开门见山地说:“神剑腾飞赖英才。第二炮兵作为一支高科技部队,历来重视高素质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像某导弹旅排长曾蛟小小工兵终成‘导弹专家’,其事迹还被写进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学生士兵、某导弹旅班长徐海波,在科技强军的舞台上大显身手,被评为‘全军首届十大学习成才标兵’。”郑处长如数家珍,脸上溢满自豪。

  据悉,近5年间,第二炮兵共有72人被评为国家中青年专家。尤其是二炮部队的青年军官中,近8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导弹发射营长和发射连长基本实现本科化。高学历的青年军官队伍的迅猛扩充,大大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

  王增田副部长认为,高学历是基础,是知识贮备量的标志。但高学历人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岗位锻炼、不断“充电”进行知识更新,才能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像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硕士连长沈方泉,还有取得重大军事科研成果几十项、被免试录为清华大学博士生的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肖龙旭,便是高学历人才向高素质人才成功转化的突出代表。”

  “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这是二炮部队战斗力跃升的关键所在。王副部长介绍说:“随着导弹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其高、新、尖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何超前贮备高科技知识,密切跟踪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和新型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要课题。二炮各级都把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官兵当做战略工程来抓,制定人才建设规划,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学习成才奖励基金’、‘科技练兵奖励基金’和‘重大贡献奖’,大胆选拔重用优秀年轻人才,建立三级技术尖子人才库,等等。这些举措,为更多高素质青年军人营造了良好的‘人才生成’、‘人才发展’环境,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应该说这些年来,二炮部队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基本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但距二炮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王副部长话锋一转,坦述己见:“主要表现在人才生长补充与武器装备更新相比还略显滞后,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还比较单一,个别高学历军官缺少多种岗位的锻炼和近似实战环境的磨砺。”

  他这样为我们描绘未来的二炮:到2005年,第二炮兵部队将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机制完备,与世界军事发展、国防战略运用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即拥有一大批复合型指挥人才、专家型技术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现代管理人才和技能型操作人才,其中包括300名以上国家级和军队级专家型人才。导弹技术专家数量也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0%以上,各导弹旅将拥有一批研究生干部。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二炮出台并组织实施30条人才建设新举措,其中包括大幅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在数所地方高校建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在多个城市设立接收地方大学生联络站,筹巨资用于人才建设,进一步完善三级“技术尖子人才库”,建立一定规模的“优秀后备指挥人才库”等。

  胸怀大略,脚踏实地。站在新世纪的战略制高点上,我们仿佛看到以高素质青年军人为主体的导弹人才方阵已悄然崛起,并在不断壮大。

 

  ☆二炮部队近80%青年军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炮部队导弹发射营长、连长基本实现本科化

  ☆到2005年,导弹专家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0%以上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