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4月10日 星期

   

适应市场 方可生存

实习生 张灿灿

  1999年12月,一所名为创新研修学院的民办学校居然在高校林立的中关村正式挂出了牌子。它将何以立足,便成为一些教育界人士非常关心的问题———

 

  今天的中关村,已经不仅是一个地名的概念,更是一个品牌的象征。有资料显示,它的周围集中了60多所高校,是中国最大的高校群落。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坐落在这片繁育知识和人才的土地上。

  让人惊异的是,1999年12月,一所名为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的民办学校居然在这一地区正式挂出了自己的牌子。

  新的学院将何以立足?又以何创新?出任院长和副院长的两位资深的教育专家———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和原清华大学副教务长陈智,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利用中关村丰富的高校资源、丰富的高科技企业的资源,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探索教育多元化的新思路。

  “灵活办学”可以概括为学院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与传统意义的学院完全不同,它机制灵活、课程灵活、上课的时间也灵活。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面向的对象不是普通学生,主要是企业家、管理和科技开发人员,是他们继续学习、不断充电的学校。考虑到这些人都特别忙,不可能放下工作,去听全日制的课程班,学院便以办短训班为主,在短期内就某一专题集中讲授。这种办学模式很受企业界人士的欢迎。

  学院将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在为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上,因而其教学方式也就与众不同。他们采取以案例教学为主并辅以研讨和实习,实践性强。“企业上市班”曾就企业如何上市,组织学员去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参观、咨询,很多问题当场便迎刃而解。时代集团常务副总裁王小兰在参加了第一期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后,又成了“创业者班”的教员。王小兰结合时代集团的发展历程、发展思路,重点介绍了筹措资金、聚集人才、开发新产品、制定规章和财务管理等创办企业的流程,给学员们很大启发。

  依照市场的需求办学是学院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希望回国创业的留学生日益增多。可是一些考察者常常围绕着中关村转悠了一个星期,还困惑不已,没找到创业的“门”究竟在哪里。“这里也是科技园区,那里也是科技园区,这个园区与那个园区有什么不同?优惠的政策有哪些?”他们说,“如果要有一份简明实用的创业指南就好了!”

  学院发现了这个重要的潜在需求,适时举办了一个“留学生创业辅导班”。他们请来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向留学生介绍创业需要走哪些渠道,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如何。让留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在科技园区创业的程序,同时也为他们和政府官员提供沟通的舞台,从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参加辅导班的学员都反映收获不小。

  目前在全球炙手可热的项目管理专业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通常,创立一个专业学科的周期,至少需要5~10年。他们便主动与因项目管理培训而著名的美国管理技术大学合作,引进先进的学科体系,聘请他们学校的资深教授来开设专业课程,而共同课程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承担。这种中外联合办学的方式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学员比较快地借鉴国外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以及股票市场如何运作等成功经验,缩短了引进的周期,培养的学生很容易和国际接轨。

  自2000年正式开学以来,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7期研修班,培养学员520多人。中关村海淀园区提出建设“数字海淀”的口号后,该学院已经为海淀区3300家企业的4000多人提供了关于“网上办公”的免费培训。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