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4月11日 星期

   

美丽的春天为何成了故事
――锡林郭勒草原雪灾警示录(上)

本报记者 任彦宾

  锡林郭勒草原的雪终于化了。

  雪灾最严重的时候,从东乌珠穆沁旗到乌拉盖开发区160公里的路程,得走4天;而现在,只用4个小时就到了。

  十多年前,东乌旗教育局司机白亿拉坐着父亲开的车第一次走这条路。在他的记忆中,路边的草高过膝盖,草原上开满了美丽的芍药花……

  昔日美丽的草原春天,如今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融雪后的锡林郭勒草原,植被没有改善,大面积的草场仍然干旱荒芜,沙丘相连;稍一有风,黄沙漫天。特别是近些天来,整个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再次肆虐,更勾起了人们忧伤的回忆。

  白亿拉手握方向盘哀叹道:“现在,就是到了夏天,这里的草也好不到哪儿去,刚没过脚面吧。”

  草还没有没过脚面,成千的牛羊就开始在草原上啃食。没有草,就吃草根,不少地方开始裸露。“没办法,草原上的牲畜太多了。”东乌旗东达高壁苏木(乡)恩和吉日嘎楞嘎查(村)牧民苏德宝说。

  1983年定居后,苏德宝家只有100只羊、8匹马和10头牛。“那时候,全嘎查的牲畜加起来也就1万多头(只),草场非常好,再大的风也不会有沙子。”苏德宝向记者介绍说,“现在,嘎查牲畜有6万多头(只)。”

  苏德宝家的草场一直都是8000多亩,可是,进入90年代后,他家的牲畜猛增。苏德宝家漂亮的砖瓦房周围,草场几乎变成了戈壁,上面长满了一种草地沙化后才生长的耐旱植物芨芨草。

  苏德宝家牲畜大量增加的十几年,也是当地嘎查、苏木以及锡林郭勒盟全盟牲畜大发展的时期。在锡林郭勒盟当了十几年畜牧局长的敖日布介绍说,锡盟畜牧业在60~80年代徘徊不前,80年代末牲畜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后迅猛发展。这两年,牲畜总数一直保持在1800万头只的规模水平。“牧民都相互攀比,你的牲畜多,我比你的还要多。”敖日布说,“牲畜的头数是上来了,但草原却严重退化。”

  在敖日布的记忆中,西乌珠穆沁旗白彦花苏木过去胜产芦苇,现在却连水也没有了;松根苏木原来全部是打草场,现在连放牧都成了问题。“锡林郭勒草原过去到处是湿地,现在屈指数来,也只有乌拉盖地区还可以冠以湿地的名称吧。”敖日布感叹地说。

  传统的靠天养畜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决定了牧民只能拼草场、拼资源。60年代,专家测定锡林郭勒草原每平方公顷草地产草量是2745公斤,而现在,锡林郭勒草原每平方公顷的草地产草量还不到1500公斤。而且,优良牧草不断减少。

  按照10亩草场养一只羊的标准计算,锡林郭勒盟2.67亿亩可利用草场,60年代的合理载畜量是2500个羊单位;现在,却减少到了1040.2万个羊单位。而且目前,草场的实际载畜量已经达到了2450.9万个羊单位,超载一倍还多。敖日布介绍,锡林郭勒草原每年以300万亩的速度在退化、沙化。

  没有草就没有牲畜,这个道理,牧人们都知道。尽管近些年来,锡林郭勒盟也加大了草地建设力度,草地建设总规模达到6573万平方米,但由于牲畜数量的日益增多,草场的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退化的速度,草原生态还在日益恶化,草畜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人们普遍感觉到,锡林郭勒草原牲畜猛增的几年过后,气候越来越干旱,灾害频繁。1998年,锡林郭勒草原洪水成灾,1999年,局部地区发生旱灾,2000年,大部分地区旱灾、虫灾严重,直到入冬之后的特大雪灾。“雪灾是老天爷帮助我们减少牲畜头数、减轻草原压力、恢复生态平衡的举动。”人们开玩笑地这样说。

  锡林郭勒草原19.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东乌珠穆沁旗3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最大也最好。然而,雪灾中这个全国出名的牧业大旗损失最为惨重,不得不从草场外想方设法调大量的草过冬。

  “这提醒我们,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再也不能走头数畜牧业的老路了,必须尽快转变到以草为中心的生态产业路子上来。”敖日布十分感慨地说。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