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4月14日 星期

   

我是打工者

实习生 孙晔

  据说,建筑工地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地方,2001年4月10日,记者来到了京城著名地产“现代城”的工地,这里汇集了来自山南海北的农村青年,他们个个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面对记者却又显得紧张和局促。

  “想到外面见见世面”

  小吴今年20岁,来自山东,在家中是独子,2000年5月来到北京。他说自己到城里打工主要是想见见世面,当然也为了挣点钱。

  他到北京三个月后,通过职业介绍所找到了目前的这份清洁工作。小吴一个月挣400元,吃住由老板管,每个月零花约100元。去年年底,他往家里寄了1000块钱,这可不是小数,它可能不足城里人一个月的收入,但小吴的父母在家务农,七八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这么多。

  由于暂住证还没办下来,没活时小吴也呆在宿舍里,平时的生活只限于工地与宿舍之间,只去天安门玩过一次。问及今后的打算,小吴说:“不怕累,就想多存点钱,然后学点技术,再过两三年就回家结婚。”

  “混出个人样再回去”

  小赵是陕西人,才18岁,1999年初二没毕业就来了北京。刚来时很不习惯,在一家饭馆打杂,工作很累,住的又是石棉瓦搭的简易房,夏天热得睡不着觉。

  至今,小赵已换过五六份工作了,最好的一份是在怀柔跟师傅切菜、配菜,一个月能挣650元。可是饭馆老板老是挑刺,最后他不得不选择离开。对于老板的过分苛刻,小赵说:“咱们毕竟是打工的,能忍就忍了,而且除了忍也没别的办法。”他说现在“最希望有一个好老板,心里痛快,有个好心情上班”。

  小赵出来后就一直没回过家,他说不是不想家,而是出来时就说要干厨师,没想到城里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容易。他怕回去没面子,被村里人笑话,所以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再回去”。小赵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他希望弟弟多读书,“上学上得越高越好”。

  “自己得先瞧得起自己”

  老姚今年31岁,四川人,见到他时一副西装革履的样子,如今再用“打工仔”称呼他显然不合适,他有自己的公司,已从“打工仔”成了“老板”。

  老姚1986年就出来打工了,那时外出打工还不太时兴,只是想出来看看,没想到一呆就是14年。在北京十多年,老姚“异乡人”的感受仍然很强,即便当上了老板也是如此。他说:“外地人做事不容易,人家首先对你不信任。”老姚说报纸上经常说外来务工人员素质低,犯罪率高,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而作为打工者,“既然来到这个城市,不管能不能容下我,我凭自己的本事吃饭,首先得自己瞧得起自己”。

  提起打工多年的感受,老姚说学了许多农村学不到的东西。例如他上公共汽车经常让座;以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只能忍着,现在知道打工者的权利也应受到保护。

  老姚除了希望把公司经营好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打工者与城里人能相互容忍、理解,因为“谁出来都不容易,城里人也有出门在外的时候”。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