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4月24日 星期

   

为了黄河母亲的微笑
――捐建“中国青年报读者林”一年回放

本报记者 曹红

  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下游连年断流,我们的母亲河,流的是泥而不是水,流的是泪而不是水。

  4月21日,一群黄河的儿女风尘仆仆远道千里赶到母亲河边,顾不上一路颠簸,来不及停顿小憩,举行简短的仪式后立即投入了植树活动。他们或蹲或跪,在树坑中植下松树苗,仔细培土压紧踩实。当地乡亲们运来了黄河水,像喂孩子一样小心给树苗浇上第一桶水。起身四望,天是那样的蓝,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苍凉无比。我们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到此,只剩下这巨大河床中的一涓溪流。黄土岭上,一块刚刚揭下盖头的石碑似乎在呼唤:母亲河,请接收儿女们愧疚的补偿吧。

  这一天,凝聚着千万读者绿我母亲河心愿的“中国青年报读者林”在山西省忻州偏关万家寨正式开工。

  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副组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为了这项工程第三次来到偏关。从捐款读者中选出的读者代表也从全国各地赶来。团山西省委书记白云以及当地党政领导、偏关万家寨的乡亲们都来到了植树现场。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陈泉涌把一张树苗状的80万元“支票”转交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晓禹手中。

  “中国青年报读者林”从倡议到开工,整整历时一年,募资80万元人民币,一期工程造林4000亩。

  汇款单上的深情

  遮天蔽日的沙尘暴迷住了人们的双眼,更吹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种树!种树!还我碧水蓝天,还我青山绿水。

  一直以呼唤环保意识为己任的中国青年报也扬起了行动的大旗:保护母亲河,共建“中国青年报读者林”!

  2000年4月19日,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向社会发出倡议:五元捐种一棵树,二百元捐建一亩林,保护母亲河,共建“中国青年报读者林”。

  消息一经发出,一笔笔捐款便从大江南北雪片般飞来:孩子寄来压岁钱,士兵寄来津贴费,南开大学学子开展了关注环境的专题活动,安徽中医学院的学子举行自制工艺品义卖,把所得收入全部捐给了读者林。

  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这一笔笔汇款,更是汇款单上那些滚烫的语言。我们不能一一提及各位读者的名字,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颗颗赤诚的心。

  北京读者许洪志看到共建读者林的消息后,当天就骑自行车赶往青基会,把刚刚发的200元奖金交到工作人员手中,成为第一个捐款的人。当时,工作人员连发票都没有准备好。

  在沙尘暴肆虐中生下宝宝的山西读者孙月蓉,为宝宝的未来担忧。夫妇俩以不到两个月的孩子的名义捐建一亩林。他们说:“为我们的黄河母亲多添一点绿色,也是为我们的孩子种了粒快乐的种子。”

  上海市80岁高龄的胡静、江春泽夫妇捐款1600元。他们表示,作为中国青年报的老读者,非常赞同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环保公益活动,愿在耄耋之年为母亲河变清发挥余热。

  “巨资”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读者林募集的善款中,有3笔“巨资”,分别来自河南许继集团下属的许继电源有限公司、广州市电信局青年及首都文艺书画界人士。

  我们发起倡议不久,正值母亲节来临,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三次打来咨询电话,决定在5月14日母亲节到来之际,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捐资10万元作为献给黄河母亲的礼物。

  广州电信局的青年虽远在青山碧水的南国,但母亲河的日渐衰弱使他们意识到,没有所有中华儿女的努力,沙尘暴总有一天会越过秦岭,跨过长江,吞我河山。他们在网上向电信青年发出倡议:尽青年之所能,加入中国青年报读者林。有着强烈公益心和责任心的电信青年并没有把钱捐出了事,而是在网上继续讨论:捐款能否到位?树苗能否成活?电信局团委专门请来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中国青年报社的编辑在接收12万元捐款的同时向团员青年讲解资金及建林的管理办法。

  去年3月26日,本报一版发表图片新闻,“沙丘又向北京逼近了1米”。曾经组织过书画界名人义卖救助病困儿童的一些书画界人士坐不住了:我们还可以为绿化再行善举。本报倡议发出后,书画家李燕、沈鹏、马海方、史国梁、王丽心等立即在文艺界书画界名人中发出倡议,尽己所能,身体力行,义卖作品,支持绿化。

  韩美林、叶毓中、王玉良、刘炳森、齐良迟,王铁成、姜昆、梅阡、马季等知名书画家和演艺名家一听说是为绿化筹款,二话不说,情在笔端,义在画中。在那个春天的雨夜里,王丽心一袭布衣,一骑单车,奔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从书画家家中取来的画卷被他用塑料布裹了又裹,他自己的发梢却是湿漉漉的。

  5月18日,不到一个月时间,77位知名人士的120幅书画作品在报国寺开始义卖。8万元义卖所得捐进了读者林。画家李燕在致词中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要让祖国的国旗更红更红,就要让我们的天空更蓝更蓝,让我们的土地更绿更绿!

  报人的心愿

  中国青年报发表过多少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已经数不清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参加过多少水灾火灾重大危难事故的采访也数不清了。但是,以中国青年报的名义为母亲河捐建读者林这还是第一次。记者编辑们说,我们是这张报纸的工作者,我们更是这张报纸最热心的读者。我们为读者林捐款义不容辞!

  我们向社会发出的倡议一见报,当天就有老报人铁矛在贴报栏上批注:这是一件大好事,建议青年报人带头捐植。

  没有更多的渲染,大家纷纷打听,我们自己的捐款交到哪个部门?摄影部主任贺延光更是性急,直接来到负责活动组织和报道的团的生活部:这是一亩林的钱,请你们帮我转交。

  长期关注和参与环保的本报记者孙凯刚刚获得了“99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特别奖”,上午拿到的5000元奖金在手里还没捂热乎,下午就捐到了读者林的款项中。他以采访的亲身经历向人们发出警示:我们的生态环境之脆弱,已经到了悬乎一发的境地了!

  所有报社领导都带头捐款,出差在外的同志回来后马上补捐,退休党支部的老同志把捐款作为一次支部活动……

  编辑部的编辑们为了找到具有震撼力的黄河图片,四处寻觅翻找。所有的读者来信他们均一一精编,为的是让更多的读者加入捐款的行列。

  2001年4月27日,是中国青年报50岁生日。

  刚刚在黄河岸边开工的中国青年报读者林,是读者们送给他们喜爱的这张报纸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更是中国青年报人及读者们献给母亲河的最好的礼物!

  为了母亲河的微笑,我们将倾尽全力!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