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4月27日 星期

   

五十年前初相遇 今日依然在案头
读者寄言

 

  编者按 发表在这里的读者来信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本报去年9至11月间为纪念刊发10000期向读者征集形象口号;二是本报去年底开始为纪念创刊50周年向读者征集报徽。令我们想不到的是,这两项具体简单的征集活动,竟然像打开了千千万万读者心头的情感闸门似的,有多少热情向我们倾泻,有多少郑重的督责,有多少阅读的欢欣、追求的痛苦。有幸接触到这些来信的编辑,谁都会感到盈胸的火热。与我们报纸结缘的,不仅是一位又一位读者,而是多么丰富的情感人生啊!

  一位名叫王志英的陕西老读者,不仅寄来填好的征集表格,而寄来了数千言长信,还有他留下来的本报60年代对他有深刻影响的报纸剪报的复印件。另一位名叫龚雪沈的武汉老读者,在数千言来信中密密麻麻地写下了十条意见和建议,其中就有详细注明日期、版面、标题的错别字,我们把“好话”删掉,“坏话”留下,不能尽刊,谨表谢忱。

  在许多来信中,热情的人们都在署名前加上“忠实的读者”。其实,在一个消费自由、选择自由的市场经济社会,消费者是否应该对某一文化产品保持“忠实”,我们不论,但所有新闻纸对读者的忠实,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贺喜之日,好听的话多,刊发这些来信,不为“自醉”,只为加压。

 

  从创刊到1958年,我曾经一份不缺

  自豪地说,我是一位与《中国青年报》同时成长起来的患难之友。你在创刊伊始,我还戴着红领巾的时候,你我就结识了,而且成了我半个世纪以来形影不离的良师益友。

  如果联想到5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尤其共青团员和每个青年人的成长,《中国青年报》所拥有的那一份辉煌的历史,我作为一位忠实的读者更有理由为她骄傲。

  始终深切地关注共和国的前途和命运,始终坚信青年是共和国的未来和希望,始终如一地呼唤年轻一代为共和国的崛起与振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报》迎着改革的大潮,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原因所在。熟知《中国青年报》的每一个读者,都能体会辛勤耕耘的几代青年报人的酸、甜、苦、辣……

  所以,我说咱《中国青年报》———是一份折叠起来的呼唤时代永远面向未来辉煌的图书馆。这不,现在我都退休了,还每天把第一时间,放在一睹《中国青年报》上,以感受当代青年的风采。

  从年轻气盛到年逾花甲,你我心心相印。我读着《中国青年报》心中不禁升腾起一股崇敬与亲切之情。说起崇敬,是因为字里行间发表了许多熟识而敬重的模范团员、先进青年、英雄人物的事迹。“谁是最可爱的人”———把我从古城西安一个舒适的工作岗位,呼唤到军营。“向雷锋同志学习”震憾着我的心灵,化入我的血液,变成行动的血肉,使我成为一名“雷锋式的好班长”,日渐丰满,日渐成熟。说到亲切,是因为刊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的先烈、英模事迹是我的人生“亮点”,有的甚至是我的战友、同事,朝夕相处过一段难忘的时日。这熟知来自《中国青年报》。青少年时,正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际,读《中国青年报》连续报道有关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与“谁是最可爱的人”心心相印的亲切感。

  邓小平同志号召我们“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朱伯儒、张子祥、严力宾、辛福强……这些“雷锋不老”的军内外英雄人物,还有“英雄少年”赖宁,才14岁的他,为我这个曾在林海雪原工作的人所感动、敬佩。当代的刘志艳、老知青樊宝发、为人师表的刘玉安、大山之子杨志贵、“希望之星”苏明娟,举不胜举。《中国青年报》50年社庆快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亲人,不是别人,都是一些小人物、普通一兵,《中国青年报》,不惜版面地把他们的事迹献给了读者。

  可惜我把从创刊到1958年当兵前8年一份不缺的《中国青年报》折叠得整整齐齐珍藏在农村老家,“文革”时被红卫兵视为“四旧”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我虽读报、集报、评报、用报的决心没有改变,但失去的再也觅求不到了。对此,我建议,待到《中国青年报》纪念社庆50周年时,出一期独特的“五十年五十报”的“报中报”。把《中国青年报》中一幅幅值得珍藏的画卷,原汁原味地献给新老读者。

  陕西第一航天技工学校 王志英

  当年刨根问底,与你们信箱有缘

  当年我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总爱刨根问底探索个究竟,自然也就遇到了许多翻来覆去想也想不通的问题。

  可喜的是,那时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信箱》是有信必复的。不论你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提出来,人家总会给你一一作答。这就为青年们的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诚然,我给人家提出来的问题,有时不免有乖僻之嫌。可那些《青年信箱》的服务员们,却是古道热肠,不厌其烦。我问道,为什么有姑娘在场的时候,小伙子的兴致总是特别好呢?人家就旁征博引地讲出一番生物学的理论。我又问,《沙家浜》里,沙奶奶喊阿庆嫂是阿庆嫂,可阿庆嫂又称沙奶奶是沙奶奶,这不乱了辈分了吗?人家便从日常待人接物敬人三分的角度讲出一番生活的道理。

  如今,这些信件已成了我倍加珍爱的“文物”。仔细想来,正是因为当初结交了这位“良师益友”,也就更加激励了自己那种好学上进,不耻下问的精神。

  山西阳泉人民广播电台 葛栋玉

  犹记当年“管报员”

  认识《中国青年报》的具体时间已朦朦胧胧记不清,追溯相伴而走过的日子,想必也有30多年的时光了。在上初中的时候,我是学校阅览室的常客,《中国青年报》是师生中最抢手的。在我的倡导下,班上订上了贵报。我有幸成为管报员,课余时常埋头在书报中,贵报陪我度过了中学阶段的每一天,使我的阅历、知识日渐长进,作文水平大有提高,学校的黑板报上几乎期期都有我的诗歌、短文。跨进大学校门,在图书馆我们又有缘相逢,经常见面,每次都依依不舍。步入社会,依然情有独钟,不管是在当园丁之时,还是在搞新闻之日,我们更是相约在岗位。至今,我的桌上仍然摆着《中国青年报》。昨日,订报员问我明年订什么报,我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圈上了《中国青年报》。

  贵报栏目众多,内容丰富,紧贴读者。当年的“红辣椒”,今日的“青年话题”、“冰点时评”抨击时弊,鞭笞腐败,或使人深省,或使人警悟;“求实篇”、“经济时评”等给人以启迪,常让读者茅塞顿开,明达事理。

  贵报如能关注大中学生的政治时事学习,科技知识学习,使他们边读报边学习,并巩固有关知识,便会成为更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希望贵报能加大科技知识的宣传,特别是趣味科技知识,与生活、生产、工作紧密结合的科技知识,使贵报成为青年人迈入科技殿堂的启蒙老师,成为普及科技知识的阵地。

  陕西省榆林市电视台 王德泽

  老年读者“不客气”

  征集活动见报当天,我就填好表格,写好信封,不管对不对路,总想说点什么,拖到最后一天,也还没有理清思路。有几点肤浅建议和苦衷,杂乱陈述于后,不知当否。

  第一个苦衷是订报后的投递接收问题。

  本地报纸多是自己发行,专人投递到户,不代办他报的发行,零售报点日见稀少且报种不全。居委会或单位收发室与个人间双方都怕麻烦,怕不落实,因责权不明晰,发生少报的情况也无人负责。这恐怕不是我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的问题,可否敦促各地有关方面组织好报刊投递到户工作。今年全年《中国青年报》我是看老伴单位订的公家报,收发室也常有缺少,无人查问也无法查询索补,这一问题看似小,却较大地影响了非上班族对报纸的订阅。投递确系贵报发行的薄弱环节。

  《中国青年报》版面疏漏相对较少,但也不是没有,为鼓励读者,可否设一小奖项,专事挑错捉漏。

  《中国青年报》主要是面对各个学历层的年轻人,未必皆通晓古文,版面刊登的杂文中若引用生僻古文句子,似应加古文释义载于文下或中缝等处。我是近70岁的人,除中学语文书中的文言文外,过去仅泛泛浏览过《古文观止》,看到贵报杂文中引用的古文往往也不知所云。

  《中国青年报》主要对象是年轻人。高学历群中注重数理化和高新尖科技而人文学科素养差,中低学历群中受流行、平庸歌曲影响多。年轻人若不能及时受到高雅、积极、向上、健康、正确的思想和各种形式艺术的熏陶,那么,平庸、消极、无病呻吟、无聊,甚至低级的各种负面影响就会悄悄袭来占据。负面影响一旦不经意间在一段时间不幸成了流行,那就会使更多的中间层造成价值取向的错误判断,就会随大流。

  我没有时间多写,简洁地说,就是希望《中国青年报》为活跃8小时以外年轻人业余生活辟一艺术角,介绍交响乐欣赏,推荐优秀民乐、民歌、文学作品、绘画舞蹈等等。最便利抒发情怀的是歌唱,我年近七旬尚每日哼哼50年代的苏联歌曲和我国民歌,常看歌曲大赛,一场不漏,想学一些比赛中的歌曲,却无从寻觅歌谱(习惯照简谱自学)。可否在艺术角登载一点大赛中和同一首歌演唱会中的优秀歌曲。

  最后,可否由《中国青年报》自身和广大读者中之软件行家合作开发一软件,由电脑每日通读各种报刊(含自身),定出各种考核指标且量化,后列表比较得出自身疏漏、错误,送总编室参考改进工作。

  应辟一不定期的读者信箱栏。

  我从读报中获取了很多新信息和知识,诸如纳米技术、高能粒子天文学等,我有6本读报记载和大量剪报。很多只有初中水平的人经过自己顽强拼搏最后学有所成,我仅为个人兴趣,想窥探量子力学之奥秘,不知其间阶梯有多少(我是1954年大专机电专业毕业),有哪些书籍、哪些著名教授可请教,倘若有读者信箱栏目,我就可以求教指点了,我相信各个读者想求助的事一定多多,这也是加强联系的纽带。

  有一堆家务事在等我,邮局也快收班了,我想写的话,也写出了近一半,也只是个提纲,我在挤时间在冲刺,就算是重在参与吧。

  武汉煤炭设计院退休人员 龚雪沈

  一篇文章改变命运

  偶然接触《中国青年报》是在70年代。那时高招取消,情绪曾一度消沉。后来,是《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命运。

  “朋友,从今天起就拿起书本吧。不要因为科学的高峰而犹豫,也不要因为ABC的起点而羞耻。学习会使你生活充实,会使你透过困难看到光明……让我们用下面的诗句来共勉吧:

  “不要再惋惜已经流逝的年华。

  不要再叹惜被扼杀了的青春,

  青春怎么会死呢?

  她姓勇敢,名叫斗争!”

  (摘自1979年《中国青年报》2月24日《青春从何还?》)

  从此,我鼓起了生活的风帆,奋力拼搏,与命运抗争。第二年参加全国高考(榜上无名);1982年参加了黑龙江大学中文函授,1987年参加高教自学考试,1992年取得中文毕业证,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0余万字。1993年参加教育工作,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能有今天,我衷心感谢《中国青年报》给我的精神鼓舞和帮助。

  30多年来,我从没间断对它的订阅,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组成部分。特别是1989年(大约,实在记不清了)的一件事,更使我加深了对《中国青年报》的全面认识。因投递员的懒散,在8个月内竟少给《中国青年报》和其他报刊400余份而居然不认错,被我一怒之下反映到了咱们报社。报社以《一个山乡青年给邮电局长的信》为题刊出,引起省、市、县三级领导重视,因而得到了解决。刊出后,我激动得一夜没合眼,没想到我们报社对一个山乡青年的来信竟如此重视。

  30多年的接触怎能用这几句话概括。我衷心期望,《中国青年报》成为人民心中的报纸。

  河南省林州市河顺镇黄家坡中学 黄火林

  曾嚼“辣椒”味难忘,而今畅快说“不同”

  阅读《中国青年报》已成为我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从18岁开始,我已经与《中国青年报》结下20多年的情谊。至今印象最深的是80年代初期的“辣椒”版。那个时候的“辣椒”版砭时弊,呼民声、陈民瘼,比现在的很多报纸的同类版面都深刻。那样的文章让百姓们畅快。建议现任编辑老师们,查阅一下那个版面的有关资料,可否借鉴一下当年的大胆泼辣、当年的嫉恶如仇?

  现在,我最喜欢读的是“青年话题”版,这个版面最大的特色是允许发表“不同观点”。笔者有幸在去年10月23日的版面上发表了一篇“不同观点”。话题,应当是畅所欲言,允许发表不同观点,希望保持这个版面的风格。

  “法治社会”,我读得最细,从中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也看到社会世相,对指导自己的人生、趋利避害,认识和对付阴暗面很有教益,但希望对一些“弱者”遭遇,最好全程报道,让读者知道最终结果,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件新闻。强求报纸帮助人未免太过,但对一些“弱者”,您应当自始至终地给予关注。

  贵报还有很多好版,不一一例述。笔者对您报新闻消息的信任度最高。为此,我向自己读高中的儿子特别推荐:“一定要抽时间多读《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是我自费订阅的惟一的一份“国家级”日报。

  我读中国青年报最大的体会是可以抗衰老!当然不是生命的衰老,而是思想、观念、知识的衰老。这是我作为一名40多岁的读者由衷的体会。

  祝中国青年报永远年轻!

  山东邹城市鲍店煤矿选煤厂调度室 马桂森

  少年时代相识,“下岗”之后缘深

  下岗了,单位不发工资,分文没有的我,在万念俱灰的无助中,拿起笔来写了一篇文章寄到编辑部。不久,我的文章发表了。我收到了样报并有了我的第一笔稿费———56元。从此后,我更加读书不止,练笔不停。10元、15元、18元、20元、30元、70元、80元、100元的稿费我都得过。钱虽然不多,可那都是我一笔一画儿的奋斗所得,每一点一滴都是我生命的结晶啊!

  要问我的这些勇气和成绩是如何取得的,那还要得益于《中国青年报》的鼓舞。少年时代《中国青年报》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几十年来《中国青年报》一直伴随我。我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我作出了比有大学学历的人加倍的努力。

  我现在经过努力,已经光荣地成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评播员”。我每年都能荣获全国、全市“征文奖”。1997年我获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征文“一等奖”。1998年获“热心听众奖”。1999年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获征文“优秀奖”。2000年获新闻频道“节目之友奖”。还两次在全国千字征文中获“佳作奖”。1996年我参加鲁迅文学院创作班。1997年获得“研修证书”。

  热爱《中国青年报》的天津读者 王安霞

  寝室留下整两箱,来报还与男生抢

  大学学会计专业,属管理类学生。但我对许多东西都有兴趣,除了热爱我所学专业外,我辅修了法学。我还对新闻、哲学、教育学、计算机、文学、音乐、生物、服装设计、室内装饰、插花艺术等都有兴趣。我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然的东西。

  记得我第一次看《中国青年报》是在高中一年级,我被报纸中丰富的内容所吸引,特别是那些与我们青少年成长相关的内容。从那时起,我只要有空,就会把班上订的《中国青年报》拿来阅读。上大学后,我和同寝室一女生都对《中国青年报》一往情深,几乎每天都看,还与男生抢报纸。看过后的报纸,也是舍不得丢的,都把它们放在纸箱里。寝室内已有满满两箱报纸。遇到写论文,我就会把它们拿出来翻找。这些最新的资料对于论文是最好的论据。而其中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开拓了我的知识面,使我在与人交谈时言之有物。在无形中,也提高了我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此我感谢各位“老师们”,为你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你们为中国青年成长而付出的艰辛……

  武汉理工大学三年级 宋俊丽

  报社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我们是安徽省界首市朝阳高级中学高二文科班的学生。4月27日是《中国青年报》的50岁的生日,我们全班同学向你们表示祝贺,并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

  在我们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是《中国青年报》给我们丰富了课外生活。由于时间紧张,所以我们看电视和听广播的时间极少,于是班里仅有的一份《中国青年报》便成了同学们的宝贝。可以说是《中国青年报》给我们带来了不可少的一套课余大餐,从各种时事新闻到一些文化知识等,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需要。所以说真得谢谢《中国青年报》,谢谢叔叔阿姨们的辛勤的劳动。

  再祝《中国青年报》50岁生日快乐,越办越火,拥有更多更多的读者。并祝叔叔阿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安徽省界首市朝阳高级中学高二文科班的学生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