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5月13日 星期

   

“另类军人”张永刚

本报记者 何磊 通讯员 曹金平

  编者按:张永刚能力强,毛病多,这不免“让人欢喜让人忧”。社会尤其是管理者,怎样看待有“毛病”的年轻人,这是有“毛病”没“毛病”的青年都关心的问题。

  “青年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这句话的含义至少有两层:一是要理解青年是个比较容易“犯错误”的群体,二是对青年应该有比较宽容的心态。这种理解和宽容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毛病多、争议大的张永刚能在大连舰院登讲台、出成果,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舰院有这种对青年理解和宽容的环境。

  当然,这句话并不说明青年有“犯错误”的“特权”,还有犯了错误不改正的特权。这一点,想必张永刚也明白。

  读者朋友,想必你身边也不乏像张永刚这样的军人,该怎样看待他们,欢迎来稿发表高见。

 

  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张永刚是个颇有争议的人。

  从外表看,张永刚不像军人,至少不是个标准的军人。不到一米七的身材有些“发福”,背稍驼,说起话来手舞足蹈。要不是穿着军装,还真难把他和军人,尤其是一个军校的教官“挂钩”。

  “不识抬举”的张永刚

  其实,张永刚还没到舰院时,大家都已经知道他不是一个“卖乖”的主。当初,向学院领导举荐张永刚的人就有言在先:此人讲能力绝对没问题,但就是“毛病”太多。爱才如命的原学院吴院长也十分爽快地亮出“底牌”:不怕他有毛病,就怕他没能力。

  张永刚果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一条腿还没跨进军校门,就让舰院人见识了他的“毛病”。试讲是新教员的“入场券”。按规矩,他只有通过试讲才能正式成为舰院人。

  试讲那天,别的“新人”如临大战,准备都很充分,只有他还像在读博期间给地方大学生上课那样,夹着一本讲义,带着两页稿纸就上了讲台。结果可想而知。

  考核组经过综合评定后,给学院首长报告:不同意接收张永刚来院工作。原因有两条:一是他讲课条理不清,逻辑含糊,不适合当教官;二是他上课随随便便,手舞足蹈,不符合学院对教官的要求。曾一同参与听课的原学院吴院长在报告上批了一句话:张永刚优点突出缺点明显,特殊人才要特殊对待。

  院长关键的一票使张永刚如愿以偿穿上了海军蓝。为了给这名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引进的出站博士后创造更好的条件,院长还在全院教学大会上说:“我愿意当张永刚的公关部长、宣传部长!”

  按理说,张永刚应该“识趣”了。可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不识抬举”。

  张永刚到舰院,首先面临一家三口的住房问题。按学院规定,新人调入两年内不分房。还没正式上班的张永刚找到有关领导责问:凭什么不给我分房?

  系领导说不分房是学院的规矩,张永刚却说自己是特殊人才应该特殊对待。两人僵持不下,最后还是张永刚的“公关部长”出面给他借了一套房子。可张永刚和妻子看过房子后的第二天又找到系领导:这别人挑剩下的又阴又湿又小的房子我不住。

  系领导一听火了:博士后有什么了不起?张永刚也火了,把钥匙往地上一扔:这房子我不要了,走人还不行吗?

  学院首长看到张永刚要走的报告后,在上面签了字:走什么走,给团职房,排第一位,今后新进博士一律给团职房。当时还是营职的张永刚,终于“争”到了一套团职住房,也为以后进院的博士们争得了这一利益。

  有人想不通,张永刚要是为了这一套几十平方米的房子,干吗到部队来呢?像他这样学海洋工程的博士,在地方发展或出国,哪个会愁没钱?张永刚自己也说,他的同学现在几乎没有不开车的,住别墅的也有好几个。

  “不守规矩”的张永刚

  以中国的“西点”而闻名的海军大连舰院一向以严谨、有规矩著称。可新来的这名博士后,却显得不那么守规矩。

  按规矩,教学大楼晚上9点半熄灯上锁,可看门的老大爷却迟迟等不到张永刚出来。无奈,老大爷关上电闸。张永刚气呼呼地跑下楼来:开灯,我正在做实验。大爷说这是学院的规定,张永刚说他正在进行海军的一项重大实验任务。几次“交锋”后,老大爷哪能耗得过年轻的张永刚,他只好为张永刚打开电闸,但却把楼门锁上了。

  等老大爷一大早起来开门时,却发现楼门早已打开,只是锁坏了。张永刚诡秘地一笑说:我把学院的规矩改了,现在教学楼不关灯也不锁门,看门老大爷可轻松了。

  学院规定教官也要出早操,可张永刚说自己经常凌晨才入睡,哪能那么早起。因此他的名字经常上了早操缺席者名单。

  张永刚说他也特羡慕学员和其他教官那笔直的身板,也想和大家一起出操,喊着嘹亮的口号,可他实在没有时间。张永刚的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呢?

  知情的人说,张永刚除了参加海军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外,正在张罗建立一门“军事海洋学”。张永刚说,我国海军的战略思想正在由过去的近岸防御向深海作战转变,海军的战场必将随之转向深海,这就需要海军指战员从军事的角度充分了解海洋环境。而这个了解则需要建立一门专门的学科———军事海洋学。张永刚说,这是中国海军的一项空白,大有发展前景。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他选择了海军,选择了舰院。

  从来舰院那天起,张永刚就开始“运作”这件事了。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当时并不接受他的观点,尽管他在学院多方“进谏”,但收效甚微。于是,张永刚另寻“捷径”,利用自己经常参加海军的科研项目而认识海军首长的便利,把可行性报告直接送到海军首长那里。

  首长被他的“游说”打动,答应为张博士的新学科“公关”。张永刚觉着这还不够,又拿着自己的报告,找到4位中国海洋学界的顶尖级专家院士:您作为国家级专家,理应支持国防事业。几位专家被他的报告所吸引。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会上,4位院士联名提交了一份有关此学科建设的提案。

  在张永刚的“运作”下,1999年9月,大连舰艇学院在全军开办了首期物理海洋本科班。

  有了教学任务后,张永刚就想着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2000年,总部要设立一些军队特有学科目录。张永刚知道这个消息后如获至宝。当时,军队的学科目录里压根儿就没有军事海洋学。为了说服总部有关领导,他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着,一遍遍陈述自己的理由,说着说着他火爆脾气又犯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我已说过不止一遍。如果你们还不支持我,那是要负历史责任的。”机关的同志被他所感动,主动找专家对他建立目录的可行性报告进行研讨,最终使军事海洋学在军队特有的学科目录中总算占了一席之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而我国国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太缺乏海洋观念了。”研究海洋的张永刚对此很感慨,但更多的是着急。

  张永刚说自己也知道这样“越级”办事,在军队这个特殊的环境是会得罪许多人的,可又顾及不了那么多。

  “没大没小”的张永刚

  东海某海域,海军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演习正在这里举行。在演习指挥部,一位将军把头转向身边的一名中校:明天的海况怎么样?我们的雷达视距是多少?

  中校不紧不慢地一笑,说:我敢跟您打赌,我说多少就有多少。明天的海况较弱。雷达大概能看到80至110公里。

  这名担任演习技术保障的中校军官就是张永刚,而那位将军是此次演习的总指挥。在场许多了解张永刚的人不由替他担心:还没见过谁敢如此“没大没小”和这位以威严著称的首长开玩笑。再说了,这不是闹着玩,是一次大型军事演习,万一牛吹大了,可是要受军法处置的。

  “好,是骡子是马咱拉出去看。”首长对张永刚说。

  其实,此次演习启用的海况预报系统,正是在张永刚主持下刚完成的一项科研。那是前不久总部、海军召开的一次专家会议,12人出席,其中8位是院士,张永刚是他们中的小字辈。然而他却是主发言,在会上首次介绍他的研究成果———海况预报系统。

  他说海面上空因温度等原因,密度不同的冷热空气中间可以形成一个过渡带,且时强时弱,有时甚至没有。当光波经过这个过渡带时会发生折射,折回的光波到达海面时再次折射,如此反复呈连接起来的“W”形向前延伸,过渡带愈强,延续愈远,最远时可达400多公里。这正是海市蜃楼产生的原理。如果把这一自然现象加以总结利用,我们现有可视距离只有40多公里的雷达就可以看到200多公里的目标。这项成果还可用于导弹制导、卫星侦察等多项用途。

  这次打赌当然是张永刚赢了。他成功预报出接连5天的大气波导数据。但他“没大没小”的群众印象更深了。

  “不够成熟”的张永刚

  几乎所有海军有关海洋的课题都由他来牵头,“张氏方程”获国际大奖,海况预报系统直接为海军提高了战斗力……

  几年来,30多岁的张永刚“能力确实没问题”,但他的“毛病”也一个接一个地“发作”。

  他妻子当时放弃在上海的工作和他一同来到大连,前几年一直在家待岗。其间,学院与地方进行了多次协商,都因没有合适的岗位未能如愿。张永刚沉不住气了,在去年大连市举行的“军嫂再就业洽谈会”上,他当着众多军嫂和几家大连新闻媒体的记者,质问前去参加活动的一位市领导:“你们说自己拥军工作做得好,连博士后老婆的工作都安置不好,还谈什么拥军?”

  当时的张永刚已经是学院物理海洋教研室的主任,可他还是不够成熟。

  后来还是学院特事特办,为他和另外一位博士后的妻子安排在学院内部安排了工作,这才解决了张永刚的这块心病。他说后院安稳了,自己才能安心搞科研。其实有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可张永刚每次还强调他的另一个理由:我是博士后,我有特殊贡献,特殊人才应该有特殊政策。这难免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性子急得上火,脾气倔得十头牛也拉不回,说话直得忘了听话人的感受,张永刚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方多了。他说他自己也知道,许多“毛病”不改,人们对他的争议还将越来越多。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