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5月13日 星期

   

【求实篇】
谁需要诚信

韩湖

  青年人才陈耀文登广告以“诚信精神”选老板(见4月28日《中国青年报》)已受到传媒关注。这对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企业来说,固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才信息;而对一向重视借助传媒力量树立自身形象的企业来说,更是一个宣传自己的机会:借此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还在其次,借此树立企业的诚信形象更为难得。哪家企业不愿意有个诚信的形象呢?所以,陈耀文“招聘老板”的广告在《北京人才市场报》登出的当天,就有7家企业的老板向他抛出绣球。

  然而,近年来的情况说明,不少企业需要诚信,恐怕仅仅是“形象”,即所谓打“诚信”牌,博得一个诚信的美名,以利于促销而已,而非诚信精神。陈耀文“招聘老板”的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他先后与十多家企业的老总见了面,结果发现“来找我的企业都是注重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而没有一个是冲着诚信精神而来的”,“他们看中人品的很少,没有认识到诚信、信用这些人才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中国青年报》的后续报道题目就是:“诚信啊,天下谁人能识君?”

  “中国民工第一人”王凤兴,因在黄河小浪底工程施工过程中坚决抵制菲律宾籍工长的弄虚作假行为,经全国各大媒体报道,成了家喻户晓的“小浪底英雄”。当是时也,国内数十家企业纷纷找到他,要求接纳他为员工。开业不久的郑州银基商贸城捷足先登,抢到了这一“广告效应”,聘其为自己的“终身员工”。然而,王凤兴到银基商贸城上班仅半年,就接到一纸劝退通知,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评价他“精神不太正常,他不是有精神病,就是有点缺心眼”。被银基辞退后,王凤兴又先后找过几个工作,但最后都被以“不敢用”为由辞退。为生活所迫,王凤兴一度上街乞讨。

  王凤兴是实践中考验出来的至诚至信之人(对此4月29日《北京青年报》有详细报道),既然他因诚信而出名,他的价值在诚信,那么当初几十家企业争着要他,按说也应该是冲着他的诚信去的,事实上他们也说过“要的就是你这种精神”之类的话。然而,山不转水转,王凤兴还是王凤兴,那些企业却不再是需要王凤兴精神的企业了。“当初说要的就是我这种精神,现在又变成了精神不正常、缺心眼。”就像先前争着要一样,后来又步调一致地以“不敢用”为由拒聘。王凤兴说,“回避我的现象已经是定势了,恐怕到老都无法改变。”这种“定势”,岂不就是拒绝诚信的定势?

  拒绝诚信何以成为一种定势?在陈耀文看来,“不少老板急功近利的思想很重,对于诚信理念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这“急功近利”,大概就是诚信的克星。4月29日《羊城晚报》举行“诚信是企业成功之本”座谈会,一位企业家发言的题目是:“不讲诚信只能辉煌一时”。这位企业家说得对,但他也许不理解,许多企业要的就是这“辉煌一时”。在当今中国,如果说辉煌过的企业才追求长远辉煌,那么也可以说许多没有辉煌过的企业就只求“辉煌一时”。“辉煌”对后者来说,就像饿汉迫切需要饱餐,就像乞丐在梦中享受住进皇宫的感觉。他们饥肠辘辘,对“辉煌”垂涎三尺,以至于饥不择食,急不可待,容不得通过诚信的正道走向成功,而必得选择一条捷径,所以他们拒绝诚信。“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让我一次赚个够”,“过把瘾就死”,颇能反映他们的心态。

  谁需要诚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诚信,维系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诚信。企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诚信精神,但这种需要是客观需要。如果企业对诚信的需要,是涂脂抹粉的需要,急功近利的需要,实用主义的需要,那当然就不是无条件的需要,当然就会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拒绝诚信。这样的需要也正是拒绝,拒绝也罢。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服务|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