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5月29日 星期

   

文坛动静

晓虹

  ■宗璞力推《南渡记》《东藏记》

  早在50年代,著名学者、女作家宗璞就怀有一个心愿:把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反映出来。抗战爆发后,她和全家随父亲冯友兰自北京南渡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8年时光。亡国之痛、流离之苦,给宗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父辈师长们为了中华民族文化源流不断,弦歌不辍,教学相长,这也给宗璞留下深刻的心灵感受。在宗璞的许多散文中,都可以读到她对这段生活的深情回忆。

  经过长期的酝酿构思,宗璞于1985年开始写作《南渡记》,历时两年而成。这部小说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对北平知识阶层的巨大震动,刻画出他们在亡国之际表现的气节和品格,对懦弱苟且的灵魂也给予了无情的揭露。

  1993年下半年,她又开始了《南渡记》的后续《东藏记》的写作。经过7年的努力,《东藏记》终于完成。《东藏记》继续《南渡记》的故事,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对教授间亦雅亦俗的人情世态,对青年人朦胧纯真的思想情感,均施以委婉细致的笔墨,刻画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作者的语言造诣在她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优雅蕴藉、洗练从容,使阅读成为艺术的享受,回味无穷。

  《南渡记》和《东藏记》是宗璞计划中的4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的第一、二卷。后两部《西征记》和《北归记》正在写作中。

  ■《红色往事》纪实“文革电影”

  一部讲述我国1966年至1976年间“文革电影”创作内情和幕后故事的纪实文学作品《红色往事》,日前由台海出版社出版。它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历史图片,真实再现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艳阳天》、《青松岭》、《闪闪的红星》、《海霞》、《创业》等“文革电影”的台前幕后。

  “文革”1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它展示给人的不仅仅是无休止的政治运动,更是那些形成绝对强势的文革艺术作品。为数不多的几部银幕作品被人们反复观看,少则几次,多则数十次;“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和愚蠢得近乎滑稽的反面人物,现在还不时在人们脑海里闪现。《红色故事》搜集了大量图文资料,并广泛采访了大量当事人———当年的演员及人物原型。它以历史事件为骨架,以影片人物描述为血肉,使人们了解到全部样板戏影片、文革故事影片的创作内情与政治背景,了解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奇异的审美趣味。

  ■《浪》涌海外游子起伏人生

  前些时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德籍华人关愚谦的人生传奇。与此同时,关愚谦自传体纪实文学作品《浪·一个“叛国者”的人生传奇》也于近日面世。

  关愚谦经历奇特坎坷:他1931年生于广州,少年时代在上海学习。其父曾随周恩来、邓颖超参与“觉悟社”活动。他青年时代曾担任苏联专家翻译,“反右”时受到冲击,派往青海担任摄影记者,在那里种地、打鱼,深夜在高山荒原中遇到野狼和黑熊,死里逃生。“文革”中又卷入政治斗争,被迫持假护照出逃。后经埃及转往德国,进入汉堡大学打工和教书,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并娶德国姑娘为妻。1981年被获准回到阔别13年的祖国。作者内心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情感。从未做过有损于祖国利益和声誉的事。

  关愚谦在《浪》一书中真实生动地忆述了自己从国内到海外又从海外回到国内的传奇经历,其中有惊心动魄的出逃,有九死一生的磨难,有悲欢离合的婚恋,其个人经历也折射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及风风雨雨的曲折历史。

  ■《玫瑰深处的城市》托起70年代之星

  《玫瑰深处的城市》是一本全景展现70年代文学新星的新书。它收录了20位出生于70年代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姜丰、周洁茹、尹丽川、丁天、陈家桥等。

  全书内容鲜活、风格清新,叙述中饱含时代感、青春、机智与活力。其内容主要是当代青年繁复、斑斓的情感经历,也从多种角度展现了90年代中后期都市生活的绚烂与喧嚣,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当代青年与上一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和情感方式。尽管目前评论界及社会上对“70年代作家”及其贡献众说不一,但它作为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社区|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