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6月14日 星期

   

五洲焦点
欧洲真不待见布什吗

本报驻巴黎记者 陈波

  布什总统有意选择了同美国最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西班牙“登陆”。不巧的是,在布什到达当天,马德里便发生了两起爆炸事件,这对美国总统的访问不能说是个好兆头。如果说爆炸事件并非针对布什而来,那数千人在马德里市中心游行示威,并高举着“打住,布什”、“布什,回去”的牌子,便是欧洲人针对美国总统的来访而宣泄的强烈不满之情。

  除了民众的激烈反应之外,媒体大多都对布什总统的欧洲之行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报道,但带悲观和抵触的论调。法国几大报纸近几天在重要版面对布什的访问进行了报道和评述。《解放报》认为,布什在欧洲的访问充满荆棘,他必须步步小心。《费加罗报》称,布什总统试图说服欧洲支持其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想法,只是天方夜谭。《人道报》和《世界报》都借麦克维被处极刑之机对美国的人权道德观和司法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法新社则发表了以“欧洲人对美欧哥德堡会谈不抱幻想”为题的社评,对布什首次欧洲之旅能取得的成绩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布什总统上台以来一直奉行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使美欧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摩擦和冲突。在防务方面,布什执意推行其国家导弹防御体系,极力劝说欧洲国家接受他的意见。在环境保护方面,布什政府拒绝承认《京都议定书》,与欧洲国家的环保政策背道而驰。麦克维被判死刑在欧洲国家引起了一片抗议之声。法国《世界报》6月13日以“欧洲的事业”为题发表评论文章,要求欧洲各国对美国“滥用极刑”的做法施压。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欧盟对布什上台后摒弃克林顿政府对朝鲜保持的接触政策表示不满。在贸易纠纷方面,美欧双方在旷日持久的“香蕉战”刚结束不久后,近日又在钢铁贸易问题上展开了唇枪舌剑。

  从近两天的外界反应来看,布什总统本次访欧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欧洲领导人和公众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改变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看法,但此行仍不失为一次“摸底访问”,毕竟他同欧盟和俄罗斯领导人开始了直接的交流和磋商。也有评论家认为,出生于战后“生育高峰期”的小布什奉行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哲学,这使他的外交政策难免摆脱“自我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影响。布什访欧只是为了缓和同传统伙伴国家之间的业已激化的矛盾,而并非来“听取欧洲人的意见”。所以,欧美关系是否会在布什总统访欧后得到改善,现在做结论还为时尚早。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社区|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