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2001年6月20日 星期

   

招办主任访谈•北京广播学院张根兴
专业跟着市场走

本报记者 原春琳

  在多数人眼里,北京广播学院是个专门培养主持人和播音员的艺术类院校,罗京、李瑞英、敬一丹、白岩松、崔永元等等为公众所熟悉的面孔,均出于此。可实际上,从1954年成立到现在,它一直是一所以文、工两大学科门类为主,并逐渐向文、工、管、经、法、教多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鲜明的办学特色: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

  北广招办主任张根兴说,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广播事业鱼水相依;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办学;多学科兼容,相互渗透,充分体现综合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高校中独具特色的实验中心(室),如:电视节目制作实验中心、广告图文创意制作实验中心、广播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实验中心、广告影视制作实验室、声频测量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语言学(播音)实验室、普通话水平测试实验室、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中心等,装备了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提供良好的条件。

  新增10个专业方向

  张根兴主任介绍,北广今年本科计划招生1322人,其中普通本科682人,艺术类500人,非通用语本科120人。新增的专业和方向合计达10个,是近几年增幅最大的一年。普通本科中新增两个方向和1个专业:英语的网络英语信息采编方向、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方向和市场营销专业。艺术类中新设方向达7个。

  张主任强调,艺术类专业也强调考生的文化素质。这几年生源的质量比较高,学校也加大了文化素质的考查力度。

  对于加大新专业与方向设置的力度,张主任说,这是由于广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带动专业发展,我们的专业与市场联系密切,所以基本都是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分配形势也都不错,主要流向是电台、电视台。一次性就业率达70%多。剩下的20%多或是由于学生派到地方由地方来安排,或是不回原籍,在北京打工。

  非通用语种成为新亮点

  今年广院的非通用语招生出现“爆棚”现象。120人的招生名额,有2000多人报名。张主任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北广就是国家的非通用语培养基地,最多的时候开设过40多个语种。从去年开始,学校大幅增加非通用语专业。去年开设7个语种,今年又新开6个。现在非通用语种种类已达20多个。

  张主任介绍,学校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请一些外国专家授课。学生除了学习语言之外,还要学习一些新闻方向的课程,同时把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加大教学力度。

  张主任分析,4年以后非通用语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错。除了到国际台之外,外文出版单位、外交部、外经贸部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学校背景

  北京广播学院成立于1954年。是一所以文、工两大学科门类为主,逐渐向文、工、管、经、法、教多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专任教师400多人,教授、副教授占50%以上,百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受聘成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全国广播电视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校内设有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所、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国际广告研究所、调查统计研究所、IMI市场信息研究所等20个研究机构,一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个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娱乐|社区|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