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3日

星期

   

经济时评
“解铃”难靠“系铃人”

鲁宁

  “解铃还需系铃人”是人们熟悉的一句民谚。其实,系铃和解铃都是有条件的。对有些“铃”而言,系者未必就能解之。

  近日,第一批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正式发布,表明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准入管制,正由目录管理进化到“公告制”管理。考虑到咱们国家所作出的入世承诺,汽车管制政策趋紧意味着政府将直接插手或主导国内汽车产业的重组整合。

  整合显然要拿汽车产业的“小、乱、散”开刀。吉利、南亚、悦达、华晨等厂家申报的新产品及改进车型,均未领到“出生证”。毫无疑问,整合的第一刀将砍向民营或混合资本型的汽车生产企业。

  此外,管理层还希望借助公告(政策调整),警告连做梦都想着生产轿车的地方厂家及他们背后的地方诸侯:“出生证”就是市场准入证,没有名分,趁早死心吧!

  先不讨论如此政策取向有理没理,只分析政策是否真能为重组整合“清障”。搞了近半个世纪的国产汽车业,迄今仍是散沙一盘。不是管理层以往关爱不够,恰恰是保护过度的结果。保护使各国有整车厂不必创新就可获得高额利润。利润丰厚又直接刺激各地方政府争相盲目投资汽车产业。正是这样的保护政策,才导致了国产汽车业的长期“小、乱、散”。现在,管理层作为“小、乱、散”的始作俑者———“系铃人”,回头又企图动用行政手段来“解铃”,未免太过于自信了。

  长期不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业,是保护带来的另一个恶果。久而久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依靠竞争才能自然进行的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被人为阻滞。然而,吃惯了“独食”的“正规军”并不为管理层“长脸”。于是,近些年里,围绕着继续保护几家国有大厂的垄断,还是放手让社会资本参与竞争,管理层一直举棋不定。当“放手派”占多数时,行业管制相对放松;当“垄断派”占先时,就赶紧关闭市场准入大门。

  这两年,吉利等品牌的出现为“保守”的汽车产业带来了一缕竞争的清风。作为整车项目,吉利等品牌是在克服了资本、技术、项目审批、目录管制等“四重壁垒”———支付了极为高昂的市场准入成本后,才刚刚立足于市场的。可即便如此,“李书福”们依然在没有政府扶持、没有商业银行支持、没有外资垂青的条件下,为自己争了个得到市场认可的名分。足见民营资本在汽车产业顽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由此,人们难免要问:倘若10年前就能开放国内的汽车整车生产市场,允许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公平竞争,我们还需要为民族汽车产业的未来担心吗?

  可是,转眼间政策又变了———“李书福”们前途难料。问题是,此番依靠行政力量“清理门户”,是否就能解开国内汽车产业“半死不活”的死结?我看未必,因为从眼前到长远,只有“市场”才是真正的“解铃人”。更直截了当地说,借助充分且残酷的市场竞争,民族汽车产业或许还能走出一条生路来。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