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6日

星期

   

全景透视
全球化能创造经济神话吗

刘昕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简而言之就是各国经济活动向全球的扩展,它包括生产、贸易和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等多方面内容。它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世界第一大市场的形成为标志,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既促进了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带来了富贫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阻碍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壁垒不断减少。近1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生产的全球化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企业成本达到最小化和利润达到最大化。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和载体,跨国公司近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去年,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万亿美元,而其中2/3又被用于跨国购并。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已达6.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达到1.4万亿美元。

  全球化也使金融资本在全球急剧扩张,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相比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步伐迈得更快,覆盖面更广,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两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是全球每天新增产出的700倍。

  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如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似乎都能嗅出全球化的气息。一台美国IBM电脑、一架日本佳能相机、一辆德国大众汽车,你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国家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国家的产品,因为它们当中可能包含着全球各地生产的零件。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发达国家来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重新调整生产分工,进一步扩张市场规模,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一国,可以不通过扩大与海外的贸易、投资联系,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出现持续显著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有专家论证说,上个世纪,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追赶模式,但现在许多国家发现,这样做只能拾人牙慧,步入后尘。尤其在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的今天,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简单的模仿式追赶,已经不太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落后局面。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会,使之有可能利用资本、技术、贸易等多方面的全球化趋势,为自己找到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产生一种“后发效应”,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认为,全球化跟市场经济一样,不会自动带来财富,只是提供机会。全球化给任何国家都提供了机遇,并使发展中国家能够与世界经济接轨,从而大大改善他们的境况。但关键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如何利用这个机会。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会更加迅猛。在前不久举行的2001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21世纪将由全球化所主宰,就像20世纪被工业化所主宰一样。但有一点不同:工业化革命用了100年,才分出工业国和欠发达国家,而全球化完成这一进程,只需要20年就够了。”

  全球化的“阴暗面”

  经济全球化绝不是平衡发展的,比如,尽管全球对外投资20年来增长了6倍,但70%都是在富裕国家之间,8个发展中国家得到了20%,而其他100多个穷国却只得到10%。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技术拥有者与技术文盲,有的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有的则成为受害者。

  其实贫富悬殊扩大的过程早已开始,而全球化浪潮的掀起,则是从90年代初才开始的。之所以那么多人把贫富悬殊扩大归咎于全球化,专家认为至少有两个依据:其一,贫富差距加速扩大是在全球化开始之后;其二,信息、经济和技术发达的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优势。

  但不管怎样,近些年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是事实。今年的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全球化作了第一次全面的反省。据联合国的数字,过去30年中,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多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4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全球化还增加了经济风险的传播。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扩散自不必说,现在美国经济面临衰退,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种衰退是否也将“全球化”?去年,新经济发源地美国出现股市走低,引起了几乎所有国家的股市暴跌,一年内全球股票市值下跌了近1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总产值。

  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由于现行国际机构和国际规则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而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则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反全球化”呼声日高

  近年来,世界各地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反对全球化,干扰国际会议的召开。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召开期间,会场外“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示威一浪高过一浪。抗议团体不时靠近会场,与瑞士警察发生小规模冲突。大约3000名非政府组织成员在达沃斯会议召开期间,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召开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社会论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反全球化的声音也在提高,其中贫富差距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些与会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已产生了“一个结构化的断层。在断层的一边是有权势者和富有者,另一边是弱势者和穷人”。会议期间人们反复提及的例子是,如今一个瑞士人一天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埃塞俄比亚人全年的收入。

  国际论坛上现在对全球化问题大致有三种立场。保守的看法认为,全球化为各国创造了新机遇和挑战,目前全球化运行很好,只是缺乏完善。改革派认为,贫富扩大和金融动荡表明,全球经济应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但对全球化的最初原则不应产生疑问。而反对派则完成拒绝接受全球化,认为全球化会造成危害。反对派主要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如国际透明化组织和绿色和平组织等。

  在发达国家内部,也有人反对全球化,但其中有人是出于公平和环境意识,有人则是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他们不愿意接受外来竞争,认为全球化对他们个人没有好处。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认为,全球化过程当然有赢家也有输家,但是赢家一定比输家多。为此,政府有责任来支撑全球化,应当尽最大努力来提高全球化进程的平常性和有效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表示:“整个世界带着有史以来最悬殊的贫富差距进入了21世纪。”从这个角度上看,要让经济全球化造福整个人类,就要使之更具人性,给穷国以希望。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