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5日

星期

   

申奥成功后的第一次升旗(图)

本报记者 刘畅 实习生 乔晓红

  ■本报北京7月14日电

  凌晨4时50分,彻夜狂欢的天安门广场又涌来新的人潮。他们和已在广场一夜未眠的人们一起静静伫立,在清爽的晨风中,深情凝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国旗徐徐升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一名女生,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和她一样,不知道有多少人眼含热泪,在这个霞光灿烂的早晨,把这一难忘的时刻收藏心底。

  “起来……”随着雄壮的乐曲声,数万人情不自禁地唱起国歌。来自江西的桂二牛还记得8年前那次刻骨铭心的申奥受挫。他说,1993年的那个夜晚,“好像使我一夜之间长大了”。8年,可以使一个初谙世事的孩童,长成翩翩少年。“在许多不眠的日子里,我把中国想象成一个奋发图强的少年,因为少年中国,充满了生机、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刚刚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他的反应是“这一切,来得艰难,但似乎又理所当然”。经过了一夜思索,在广场的晨曦里,他释然地说:“2800多个日夜里,我们和祖国紧紧相依,共同奋进,综合国力空前增强,此刻获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认可,是必然的。”

  来自北京市卢沟桥的纪桂玲激动地回忆此次申奥前焦灼期待的961个日夜。她说,从1998年11月25日,北京正式决定申办2008年奥运会起,身边发生了许多难忘的故事:60万北京人学说英语,这体现我们展开双臂海纳百川的情怀;1300万北京人,高达94%的人支持申奥,这是世界都不能不正视的精神长城。听到胜利消息,她和远道而来的乡亲们敲起锣鼓来到天安门广场,汇入狂欢的海洋。此刻,面对五星红旗,她喃喃地说:“世界一定听到我们欢乐的歌声了吧?”

  “前进,前进,前进进……”晨光里,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的夏大妈拉着小孙子说,新的一天,就该有新的起点、新的起色。孩子用稚嫩的声音问奶奶:8年后的北京是什么样?夏大妈摸着孙子的头说,天更蓝,水更绿,没有沙尘暴,我们和外国的来宾一起生活得比蜜甜。

  国旗在飘扬。北京工商大学的一名学生激动地说:富裕发达、世界瞩目的新北京航船,从今天的黎明起航。

  上图:7月14日清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举起巨幅国旗。

  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