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1日

星期

   

打造城市之魂
――对上海的另一种解读(一)

本报记者 吴苾雯

  编者按 现代化是什么?高楼大厦,数字化公路,流动的时尚,滚滚的财富……

  可是,这一切物化的元素并不等于现代化。它还需要有一种被称作“城市之魂”的东西,它是一座城市的“气”和“神”。

  这种“气”和“神”,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眼光、胸襟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经济有可能暴发,文化却不可能暴发;财富可以一夜获取,人的素质和文化积淀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

  10年前,当上海开始励精图治、向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同时,也开始了打造“城市之魂”的伟大工程。最近,本报记者走进这座有着自己文化个性和文化底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寻求另一种解读。

  去年4月,一桩新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上海市政府花450万美元,将失散在海外的翁同六世私家藏书尽数买下,陈列于上海图书馆。

  7月初,记者在上海见到了自始至终参与这一“文化行动”的上海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王世伟。

  翁氏藏书系晚清九大藏书之一,历来秘不示人。有些藏书,如宋刻本《集音页》、《邵子观物内外篇》、《长短经》等均为海内外孤本。可是这批珍贵藏书,自清末至今100余年间,无人知其下落。1985年,翁氏藏书突然在美国最为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展览,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文物界的震惊。此后,这批藏书的最后归属一直深受海内外密切关注。

  2000年初,上海方面获悉,翁氏后人将委托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这批藏书。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的负责人将这一信息迅速报告给市领导。市领导当即指示,争取在公开拍卖之前购得这批藏书,并要求上海图书馆马上写报告给市政府,以特级文件处理。“报告”一路绿灯,不到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审批。一个月后,450万美元书款便汇给了在美国的翁氏后人。

  上海图书馆很快就将翁氏藏书全部制成古籍善本全文光盘,幸运的读者在图书馆的局域网上,就能尽情浏览和查阅连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都无缘一睹风采的孤本秘笈。

  在上海采访时,一位同行谈起了一件往事。1992年的全国“两会”上,上海市第一次邀请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向市委书记黄菊发问:“上海人的狭隘心理是否会影响上海的发展?”黄菊听了愣了一下,然后笑答:“过去的上海人的确精明不高明,但我相信,90年代的上海人肯定会既精明,亦聪明,更高明。”

  这位记者也许并不知道,就在黄菊赴京开会之前,《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位名叫魏澜的上海市民的来信,他痛心疾首地追问:“上海人怎么啦?”“上海人怎么办?”这封来信在上海引发了一场几乎全民参加的大讨论———“90年代上海人的形象”。

  从那时开始,上海默默地、坚持不懈地开始了打造“城市之魂”的伟大工程。

  90年代初的上海,不但经济发展跌到谷底,城市面貌几无改观,而且,文化设施陈旧落后———上海最大的图书馆原先是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的跑马厅,最大的博物馆原先是旧上海大亨遗留的银行,最大的电影院是20世纪20年代建的大光明,最好的音乐厅是20世纪30年代建的南京大戏院。

  1991年底的一天,黄菊走进素有中国文物“半壁江山”之称的上海博物馆。在博物馆库房,黄菊看到,逼仄、简陋的库房堆满了文物,由于缺少恒温设施,文物面临着无法控制的温度和湿度的威胁。由于展馆面积小,能够展出的藏品不到馆藏的2%,大量珍贵文物不得不封存在库房,博物馆接待的观众平均每天不足600人次,而其中,有70%是外国人。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缺少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是没有底气和内涵的城市。这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投资1.4亿元在人民广场中轴线这个最好的位置上建一座新的、世界一流的博物馆。1995年12月,新上海博物馆落成,上海市民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这座“亚洲地区最具有吸引力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现在,这里每天接待观众3000人次以上,而其中,85%是中国人。

  今天,走进上海的人都会发现,这是一座充满了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城市。在这里,不但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儿童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陈列馆和50余家私人陈列馆、博物馆,还有一座浓缩上海百年沧桑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

  建设者独具匠心,将这座历史发展陈列馆建在上海最具现代象征意义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里。走进陈列馆,如同穿过一条“时光隧道”:旧上海的酒吧、弄堂、商铺、烟纸店;老上海的跑马厅、戏院、石库门,处处透出这座城市独特而深厚的文化积淀。18世纪中叶,“镇远将军”陈化成用来抵抗西方列强炮舰的铜铸大炮;当年租界里,蹲在汇丰银行门前耀武扬威的石狮,似乎在讲述这座城市一段悲壮而又辛酸的历史。

  今天,走进上海的人都会发现,这是一座充满了文化艺术气息的城市。街边风格迥异的雕塑,在商场购物不时撞入眼帘的国画廊、油画廊,地铁里或凝重古朴、或高雅现代、或清新简约的壁画,成为身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上海,笔者见到了两份文件。一份是199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若干实施意见》,一份是1996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六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两份文件明确指出,上海要成为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配套,文化发展要同社会发展相一致。要建设一批有国际一流水准、一流质量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10年间,上海共投入200多亿元,大规模建设重大文化设施: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大剧院、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影城、上海马戏城、上海美术馆……为了将上海图书馆建在市中心区,方便市民读书,市政府不惜拿出1亿元搬迁费,将一家乳品厂迁往他处。

  经过10年努力,上海文化设施建设已形成“大都市、新文化”的全新框架:以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为城市文化构架,以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科普中心为城市文化网络。市政府承诺,到2002年,上海人均文化设施将达到1.2平方米,确保每个市民出家门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公共文化场所。

  如今,上海人不出国门就能在上海大剧院欣赏到世界四大歌剧流派的经典歌剧和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出;不出国门就能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亚洲音乐节、国际服装节上一睹世界电影明星、名模的风采。新建的上海图书馆拥有1300万册藏书,成了市民最喜爱的去处之一。新建的上海书城不但是一个书的海洋,还是读者交流读书心得的沙龙和举办读书讲座的地方。

  上海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正在为市民构建一座培养和提升素质的精神家园。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