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18日

星期

   

生死墨脱路(图)

摄影•写文/新华社记者 刘勇华 李刚 孙彦新

  墨脱概况

  墨脱县地处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深藏于茫茫云雾里,是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县。咆哮的雅鲁藏布江就是在流经墨脱后,七弯八拐一路狂奔,直泻印度。全境不同地区海拔从500多米到5000多米各有分布。世界第七高峰南迦巴瓦峰挺身挡住寒流,让印度洋的暖风吹拂雅鲁藏布峡谷,滋润着墨脱这块冰雪高原罕见的“绿色天井”。墨脱县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人口稀少,约9000人,主要为门巴族。这里全年有长达8个月的封山期,部队、地方每年几百吨的物资,从发电机到缝衣针都要靠人的两条腿、一副肩背进去。人民解放军于1962年进驻墨脱,担任着边防执勤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

  我们在6月28日凌晨徒步穿越墨脱。林芝军分区为保证我们的安全,特意安排了熟悉地形的一名战士和当地一位民工与我们同行。出发前,军分区领导再三叮嘱,每年在仅有的3个月开山时节中,都有人死在途中,有坠入千米雪崖之下的当地人,有陷入冰窟不能自拔而永远冻在其中的异乡人,有体力不支而暴死于原始丛林中的背夫……活着回来最重要!

  深深地呼吸着从远方漫过来的寒气,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我们一行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一个名叫“派”的小镇出发,通过松林口后开始徒步向墨脱跋涉。

  在第一个关口———海拔5000余米的多雄拉雪山,就碰到狂风卷着积雪,撕扯着我们裸露的皮肤。强烈的高山反应使大家呼吸急促、脚步蹒跚,一行人裹着风雪,不是在走,而是在挪……

  “通过多雄拉山口时,不要说话,更不要大声叫喊,声音的震动随时都可能引发雪崩。”同行的民工小声告诫道。此话一出,每个人的眼睛都向头上的雪山惊恐地望了几眼。

  耳闻风扯经幡声,山顶到了,战士小陈脸色苍白,嘴唇乌紫,我们几个的心脏也像要爆炸一样难受。雪地里,骡马的尸骨随处可见。

  上山容易下山难!

  峭壁上,羊肠小路窄窄不过半尺,需双手紧扒岩缝,屏住呼吸“步步为营”。背后,便是雾气缥渺的万丈深渊。

  刚越过多雄拉山,一道从天而降的瀑布阻在山间。湍急的水柱劈头盖脸打来,我们全身被刺骨的雪水浇透,随时都可能被水柱冲下深渊……

  在山脚下的拉格,吃了当地老乡为我们煮的稀饭后,开始向汗密兵站出发。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挡在了眼前,林中的骡马道阴森可怕,阳光被挡在了树丛外,落叶和枯树的霉烂气味十分难闻,不时还有死马的腐臭气味,令人窒息。

  “注意蚂蟥!”

  有经验的战士再一次告诫。原来这玩意儿特别灵活,只要人和牲畜靠近它,它就立即跳到人畜身上,死死吸在一个部位,然后用它那圆圆的吸盘,嵌入人畜皮下吸食血液。

  经过整整一天极度疲乏的行军,眼前是几座离地1米多高的吊脚房———汗密兵站到了。兵站小得可怜,一个排长两个兵。

  兵站坐落在一个宽窄不过300米的峡谷中。厨房的“菜谱”让人忍俊不禁:滑溜白云、清炖冰雪、素炝清风。一副楹联也出手不凡———有烟抽烟没烟卷绿树叶,有酒喝酒没酒灌白开水。

  晚饭是一大盆白菜猪肉罐头汤。饭间,少言寡语的黄排长,只讲了两句:“有战友们来我们最高兴,我们这儿好久没有来人了。”

  各种军用物资还没有背运进来,汽油发电机自然没法工作。白天人看人,晚上数星星,

  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十几本书早被他们翻来覆去看了多遍。天一擦黑,我们和汗密兵站三位寂寞的军人一溜儿躺在地铺上,聊起了墨脱的军人。

  ———来墨脱的路苦,其实战士巡逻的路更苦。今年夏天,3个战士带着1条军犬过蚂蟥山,每个战士至少被20只蚂蟥咬过,没有防护的军犬被蚂蟥活活咬死在草丛里。

  ———6月开山后,信件到了墨脱。战士们先急急忙忙从头到尾粗看一遍,再一句一句细读一遍,然后又一字一字慢嚼一遍。一封信到手,他们至少要高兴20天。在这20天里,如果你有什么任务尽管吩咐,不论干什么,他们连眼皮都不眨。

  ———从墨脱出来的老兵们,第一件事是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当兵3年初次给福建老家打电话的王顺权,一张嘴竟然是一口四川话,接电话的父亲一个劲儿地问:“你是谁啊,是不是打错电话了?”

  ———一位老兵走出墨脱后,抱着汽车轱辘哭了半天。3年了,别说汽车,就是自行车、马车也没有见过一辆。

  ……

  听到这里,我们几个不禁埋下头,害怕战士看见眼中的泪花……

  一觉醒来,脚上的血泡变得乌紫,脚一着地,像上刑似的。咀嚼着钻心般的疼痛,我们迎来墨脱路上的又一险关———老虎嘴。这是一条从绝壁间炸出的栈道,长约千米,宽仅几十公分,上有瀑布飞石,下临深渊沟壑。我们只好脱掉除了短裤以外的所有衣服,手攀岩缝,屏住呼吸,在万丈绝壁间缓缓挪动。

  据说,过去运送物资的马队如果在此相遇,两边的主人就会讨价还价,商量着把其中一匹马推到谷里才能通行。

  晚上7点多钟,我们到达解放大桥,这是进出墨脱的惟一通道。去年6月,西藏波密县境内易贡藏布江山体崩塌,致使易贡湖水暴泻,解放大桥被毁,进出墨脱的生命线断了,军民生活保障受到严重威胁。桥修了一半,可17位背运修桥物资的民工却埋在了墨脱。

  雅鲁藏布江水在我们脚下数十米处旋转奔腾,水声撞击着岩壁在峡谷中回响。远处是我们即将飞越的溜索,逆光中隐约可辨溜索上方一条经幡横亘空中……

  天擦黑前,我们赶到了墨脱县城。所谓县城,跟内地一个自然村差不多,县委、县政府不过是几排简易房。但这毕竟是墨脱的中心。县里惟一的一所医院是人们心中的圣地,由于运输困难,虽说医院不少的药品都是过期的,但谁舍得扔掉啊!

  40年来,为了墨脱的安宁,有28位军人献出了生命,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戴上军功章,没有烈士的称号,也没有墓碑,但留下的是雪域戍边人壮美的情怀。

▲雅鲁藏布江边的这双大手,握住的是溜索,同时也是墨脱的生命线。 ▲墨脱军人进行防化演练。
▲走一趟墨脱路,没有不掉几层皮的。 ▲迈着“蜗牛式”的步伐,背运军用物资的民工缓慢地向山顶攀登。
▲蚂蟥对已经疲惫不堪的跋涉者发起“袭击”。 ▲进入神秘而美丽的墨脱,有时会付出残酷的代价。
▲崎岖的墨脱路,蛇比人多。 ▲为长眠在墨脱路上的战士扫墓。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