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

星期

   

寻访“挑战人”
陈文:挖到第一桶金之后

本报记者 吴苾雯

  个人档案:陈文,38岁,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固态离子学会会员,中国固态离子学会理事,湖北省光电子学会理事。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国际科学、工程引文索引和国际会议论文索引引文达37篇次。主持研究的V2O3(即三氧化二钒)系新型大功率PTC热敏陶瓷、半导体陶瓷制冷材料、常温远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等项成果已获得成功的推广和应用。

  在中国功能材料结构与物理效应研究领域,陈文的名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电子功能陶瓷、红外辐射材料等方面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10余项科研项目。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都是陈文在挖到“第一桶金”之后获得的。

  1995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陈文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他送去的项目是“大功率PTC热敏元件”,它要解决的是,在大电流下过流保护器件的材料问题。谈起这个项目,陈文笑着讲起了当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由于这个项目的申报材料和前期实验工作主要是陈文做的,学校决定让陈文赴京参加项目论证会,并由他在论证会上作项目申报报告。陈文紧张得几个晚上没睡好觉,会议召开的前天晚上,他还在招待所的房间里一遍遍演练,可是越紧张越说不好,跟他一起赴京的老师又气又急,将他大骂了一顿。可是第二天面对众多专家,陈文却出奇地沉着冷静,他的报告几乎无可挑剔。为他捏了一把汗的老师乐了。此项研究成果获当年度的挑战杯二等奖。

  陈文最清楚,这一桶金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挖到的。在辽阔神秘的科学园地,有荆棘有陷阱,也有令人难辨方向的雾障,想在里面挖到金子的人不但要有胆识,还需要有一双高瞻远瞩的慧眼。还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陈文就将自己的触角伸到了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他密切地关注着这个研究领域的新信息、新动向。在读硕士研究生的3年里,他的论文开始频频出现在学术刊物上,他撰写的“混合导体材料研究”还被推荐在美国举办的材料研究协会年会上发表。

  陈文说他一直瞄准着两个研究方向:前沿和实用。来自前沿的信息不但能使他耳聪目明,还能不断给他灵感,让他的思想永远处于一种亢奋的、不断思考的状态,让他的研究方向始终指向未来而不致于迷失。沿着这两个研究方向,陈文又挖到了一桶又一桶金。

  纳米材料被誉为跨世纪的新材料,有人预言它将带来材料的革命。陈文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有机—层状无机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他的一个重大发现,为研制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阴极材料以及电致变色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陈文认为,科研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他始终将实用性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宾馆卫生间的浴缸、马桶,餐馆饭店的陶瓷用品,顾客总觉得不那么放心。陈文研制了一种常温远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它所产生的红外辐射,可对细菌、霉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如今,这种用途广泛的新型功能材料已投入批量生产。

  一项科研成果出来后,会有掌声和鲜花。可是,在成功之前那段漫长的探索之路上,却只有孤独寂寞和一次次失败的沮丧。陈文做“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时,需要做一项实验,本地没有做这项实验的仪器和设备。那年放了寒假,别人忙着休息过年,陈文却只身去了北京。一连20多天,他将自己关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渴了喝点白开水,饿了啃块面包或下点挂面。当他终于找到满意的实验结果走出实验室时,才发现那天已是正月初七。

  在教学领域,陈文的成就也是骄人的。他参与主持的教改项目《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已于2000年10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已在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推广使用。

  今年3月,陈文出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他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早出创新人才作为新的追求目标。为此,学院专门设立了学生科研基金,用以扶持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鼓励和扶持有志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学生早出成果。在这个领域,陈文挖的第一桶金将是人才。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