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

星期

   

新闻观察
今秋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再是对旧体系的修修补补――

重新构建中小学课程体系

本报记者 张东操

  全国上亿中小学生目前正在使用的课程教材仍然是10年前编订的,但已经有幸运的30万学生自今秋开始进入全新的课程。

  经过充分酝酿准备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秋悄无声息地向全国进行实验推广,在社会上显得波澜不惊,而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次改革的启动对于新世纪我国的教育乃至社会发展,无疑是一声“惊雷”。

  谈起这次课程改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田慧生博士一口气连说了几个“最”。

  ———范围最广。这次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准备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可能参与的教育专家,并实行课题招标制度。

  ———力度最大。制订的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到管理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整个系列的教材更是焕然一新。

  ———速度最快。去年刚刚对现行的中小学课本进行了新修订,全面更新工作尚未结束;今年又推出了多套崭新的教材,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近年来,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改革是一环套一环,一浪高过一浪。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改变现行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问题;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改革现行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等等。(相关内容见本报8月24日一版报道《全新中小学课程课本今秋试行》)

  田慧生博士认为,这次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意义异常重大。因为现行的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已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行的课程教材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学科自身内在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尽管教材编写和教学的水平不低,但并不符合学生的需要。田博士打了一个比喻,就像做了一道精美的法式牛排而让一位中国少年用餐。

  田博士介绍,在我国7次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每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轻学生负担,但是收效甚微,每次改革之后学生的负担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这里面有考试指挥棒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每次改革都是对原有体系的修修补补,没有结构性的调整。减负只不过删节了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但旧的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很快又把这些知识内容补了回去,很难实现改革的初衷。

  新的课程改革目前还在实验阶段,其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但田慧生认为,按照“课程改革纲要”所确定的改革方向来看,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纲要”要求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课程结构和内容已经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重新构建。有统计显示,我国现行中小学教材是世界上最难的,同等阶段教材中的知识点数量,我国最高能达到欧美国家的2倍。而最新的实验教材已经比较明显地降低了“难度”,趣味性则大为增强。

  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时不我待。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加速到来,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更显得迫在眉睫。

  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课程改革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潮流。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我国近邻的亚洲国家都针对现行中小学课程和教学进行了大力变革,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体系。我国的台湾地区也于几年前在批判旧课程弊病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中小学课程。

  田博士认为,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吸取了我国过去历次课程改革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借鉴了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的许多成功经验。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也比以往更加成熟和务实。比如这次课程结构设置设计了两套方案,既有全新的综合课程,又保留了原有的分科课程,供各地中小学根据自身条件选择。

  当然,任何大刀阔斧的改革都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但田博士相信,随着这次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一定会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效果,而且新一代将会因此受益终身。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