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9日

星期

   

渴望更多的生活

富强

  奥里森·马登,1848年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桑顿乔森林地区,一块贫瘠的土地上。他3岁丧母,7岁时父亲也去世了。为了生存,马登开始了比一般山区孩子更为艰苦的挣扎。他先是寄人篱下,给人做工。他总也吃不饱饭,还要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没有同龄的朋友,还要受到主人孩子的嘲弄和虐待;没有长辈的关爱,还要忍受主人的责骂和皮鞭。他先后换过五个主人,但情况没有丝毫好转。

  在马登14岁的时候,他决定要有所突破。一个星期日,马登出逃了。在一家锯木场找到工作之后,马登开始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读书。突然,一本书使他眼睛一亮,这就是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己拯救自己》,一本著名的成功学著作。“对我来说,这本书永远让人热血沸腾,”就像日后他的读者评价他的书一样,马登说,“我如获至宝,反复阅读,直到它深深铭刻在脑海里。”

  《自己拯救自己》点燃了马登两个梦想。首先,穷孩子爬到上流社会的故事激励他走出深山老林,去接受教育,实现理想。其次,他想到,总有一天他也可以做点事情,来激励和引导那些像他一样的年轻人。

  马登的教育经历是个漫长的马拉松。他先是断断续续地上点儿学,同时努力工作养活自己。23岁时,他走进了大学校门。9年后,他拿到了如下学位:波士顿大学学士,奥拉托利会学士,波士顿大学硕士,哈佛医学院博士,以及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学士。同时攻读多个科目并未影响他的收入。毕业前夕,他积攒了将近2万美元。

  40岁前后,马登已经成了一位旅店业大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似乎没有任何变故能阻挡“幸运的马登”走向成功。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连年干旱,经济萧条,而且他最重要的一些旅店被大火夷为平地,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五千多页手稿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但马登没有屈服。

  背着沉重的债务,马登带着永不褪色的梦想来到波士顿。他开始了成功学方面的创作。他现在更有资格投身这个事业。因为,在他四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在财富的阶梯上,他曾经站在最高处,也曾被抛到谷底,所以,他更了解财富与成功的奥秘。

  1894年,马登三十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处女作《伟大的励志书》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一年就再版11次。到1905年前后,仅在日本就售出近100万册。“我们日本人往往把这本书尊为日本的《圣经》。”一位日本游客这样告诉美国人;不但如此,在谈到日俄战争时,日本人出人意料地说:“你相信吗?正是这本书给了我们抗击俄国人的勇气。”

  在美国,麦金利总统这样评价《伟大的励志书》:“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年轻人。”

  梳理马登的著作,我们发现,他的成功学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渐变过程。

  1894年的《伟大的励志书》可以说是马登前期的代表作。书中每一页都激情洋溢。而且,自古希腊以来的漫长历史都被马登充分地调动起来,大量的人物传记和轶事资料充实了全书,使这本书既有思想性,又很生动、扎实。

  “这个世界渴望生活,更多的生活,”他说,“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现实生活,以及人类的体验、人类的奋斗。没有任何事物像人本身那样吸引人。”

  大致说来,马登起初是倾向于品质成功学的,对功利主义,基本持否定态度。不过,在商业社会中,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是以财富多少来衡量的,因此,马登不得不弱化了对功利主义的敌对,对于追求金钱的行为,也越来越心平气和。虽然这个时候,马登在思想上就开始了渐变过程,但明显的转化与综合,却花了马登十年时间。

  总的看来,马登还是注重人品质的培养,以及精神上的幸福;同时,也对财富等功利主义内容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不但如此,他还发现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努力使两者协调一致,成为整体;一句话,成功往往就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而这都是人应得的神圣权利。

  1897年,马登的《成功》杂志创刊。很快,《成功》杂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发行量达30万册,员工达到200名。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杂志内部开始分裂,后来又因为得罪权贵而被告上法庭。1911年,《成功》杂志倒闭。又一次,马登债务缠身。

  马登多次表达过,对一个人真正的考验是看他与失败斗争的勇气,真正的强者是“第一次不成功,那么,再试一次”!像以前一样,马登再次用行动证明了强者的力量。他继续坚持出书,并计划再办杂志。1918年,《新成功》创刊,即使在马登去世之后,这本杂志仍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有志者,继续着马登的伟大事业。

  (★青年成功文库:《伟大的励志书》《一生的资本》《思考与成功》《成功的品质》《高贵的个性》中国档案出版社)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