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1日

星期

   

广州开发区厚待外来务工青年

本报记者 罗旭辉

  投资1.5亿元兴建员工大厦、运动场地;成立读书俱乐部、文学社、艺术团;开展英语培训、法制讲座……

 

  入世在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委书记孙雷正按照管委会要求,组织干部赴各个企业调研,了解入世给外来务工青年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他们寻求对策。在该开发区,外来务工青年受到格外尊重和厚待。一批批外来务工青年在这里认真工作,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该开发区建于1984年,全区5万人中,有4万人是外来务工青年。在最初的10年间,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994年,开发区先后投资1.5亿元,兴建员工大厦和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成立员工服务中心负责外来务工青年的居住管理。1995年10月,开发区团委又专门组建员工服务中心团委,以将员工服务中心建成外来务工青年“居住生活的家,教育学习的园地,娱乐实践的舞台,锤炼成才的学校”。其具体做法是:选拔、培养素质较高、热心社会活动的外来青工作为团组织骨干。依据外来青工兴趣、爱好、愿望,成立一系列由其自我管理的社团。针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生活实际,开展实用知识、应用技能培训。

  目前,员工服务中心团委拥有23个团支部、1个团总支、1500多名在册团员,建成读书俱乐部、文学社、艺术团、广播站、心理咨询热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青年社团数十个。员工服务中心团委每周举办一次露天周末晚会、每月举办一次生日同乐会。逢重大节日,员工服务中心团委都举办歌手大赛、征文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今年,员工服务中心制定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涉及英语、电脑、书法、新闻写作、法制教育等18项。

  如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不只是外来务工青年的谋生之地,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和成才舞台。每天晚上,他们或看书、或写作、或吹拉弹唱,其乐融融。许多人已通过全国自考。刘见潮、李光华分别是员工服务中心团委宣传部长和外来务工青年自办报纸《金雁报》副主编,他们感到,在服务大家的同时,“自己的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大大增强”。豪雅广州光子有限公司19岁的易春艳说:“在开发区工作,我感到生活充满阳光。”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