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2日

星期

   

老鼠搬家 警车开道
上海国际标准级实验动物基地启用

本报记者 林蔚

  10月10日一早,在上海市中心生活了30多年的一群老鼠开始忙着搬家了。这回的“搬家”可是件新鲜事,因为老鼠过街,非但没有人喊打,还有警车在前面开道呢。

  这可不是一群普通的老鼠。这些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的实验鼠,有的是有孕在身的鼠妈妈,有的是精心培养的特殊品系,如老年病鼠、免疫缺陷的裸鼠等。实验鼠娇贵得很,出点汗都像是做了场大耗体力的激烈运动,所以这天研究人员特地找了空调车,备足了干粮水分,还要尽量在一个小时之内,把实验鼠们送往位于松江区的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的新家———这个我国规模最大、品系最多、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基地开始正式启用。

  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仇海涛介绍说,生命科学研究进行的各种实验,通常是由小动物来充当“替身”。由于家养的动物个体差异大并可能携带病菌病毒,不能用做实验材料,因此实验动物必须由研究人员专门饲养,按照严格的标准控制它们的体型、体质、营养和遗传性状等。当前克隆实验、新药筛选的出现,又对实验动物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特地投资3800万元,兴建了具有国际标准的新基地。

  什么是国际标准?随小鼠们来到“新家”时,这里的环境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基地位于上海近郊,三面环水,空气清新,周边环境优美。仇海涛告诉记者,别看这里是“鼠窝”,但实际上环境标准绝对可以与三星级宾馆媲美。记者在参观时果然发现,这里的实验鼠“套房”都是无菌中央空调房,温度控制在18至24℃之间,每小时换气15次,空气中灰尘颗粒微小到了美国宇航局标准。站在新大楼里,根本闻不到一点异味。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使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实验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中心还每天定时为小鼠们播放模拟自然声的各种轻音乐。

  据悉,实验动物基地能够提供40余种品系的实验动物,其中50%是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基地新建的3000平方米无特殊病原体/无病毒无抗体(SPF/VAF)级硬件设施,每年可以生产SPF级实验大小鼠30至40万只。此外中心还建有遗传、微生物、寄生虫、营养、环境、生理病理等监测实验室及动物胚胎、精子冷冻实验室等,可以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