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3日

星期

   

我认为,只有通过生命的投入,才能消除对文化的无知
四野秋风问秋雨

本报记者 从玉华

  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季节,散文家余秋雨《千年一叹》的姊妹篇“欧洲之旅”近日即将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为了防止盗版,华艺社对此书书名绝对保密。但余秋雨表示,该书的出版意味着他对世界三大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学、西方文明的关注的完满,而他的“田野作业”还将继续。近日,记者在北京中旅大厦对他进行了“零距离”对话。

  我不愿当崇明岛上的老头儿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为何选择“行走”的方式体验文化?

  余秋雨(以下简称余):书写对我来说只是记录,说我的写作是散文也好,考察报告也好,思想随感也好,文体学上的限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选择了以行走为主体的文化行为。以前教书时,我惊讶地发现,文化陷入了一种游戏的误区:我的知识来自老师,老师的知识来自老师的老师,但他们和我们谁都没有去实地考察,我们的描述几乎来自想象。而起码走出去看看,是消除误区的重要方式。这是我关于行走的最初动因。

  于是1985年我开始了我第一次自觉地“行走”,我把它叫做“田野作业”,我希望走向“文化现场”,我认为只有通过生命的投入才能消除对文化的无知。

  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在中国不是一个新鲜的理念。但的确有许多人思想只在书上、纸上游走而不是在土地上。你在“行走”中“打捞”众多民间文化原生态的东西,是否是对你以前学府式研究的一种背叛?

  余:在一定意义上是这样。我以为,“行走”本身比写作重要,脚板比笔头重要,文字只是脚步和情感“现在进行时态”的实录。真正的流浪者从来就不知道脚下是什么,只知道“那就在前面”。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可他到死都不知道这块大陆是什么。我不在乎我走过的路,我只在乎前面的路。

  记:但匆忙的“行走”能深刻地、由表及里地理解文化吗?

  余:了解文化有多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待上很长一段时间,掘井一样研究文化;另一种是系统论的扫描,宏观地俯视,在比较中深刻,在鸟瞰中领略,而我宁可不要细部。就像看一个人的皮肤,我不需要显微镜的细胞解剖图,我宁可要整体感。上海有个崇明岛,一个老头活了一辈子也没离开过岛,对岛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他都了然于胸,但他到死都不了解崇明岛。相反,只有离开了崇明岛的人才能真正反观和了解。我不愿意当那老头。而且这种系统化、整体化的“行走”,在科考上有它的合理性。

  从三大文明的全局反观中国

  记:你如何布阵你的路线?从走中国到“千禧之旅”再到“欧洲之旅”?

  余:我最早走中国,后来走阿拉伯地区以及地中海一带,去年又费了大半年走欧洲。我想我看到了或者说接近了他们彼此在斡旋中的冲撞。

  我以为中华文明的本质就是“大河文明”———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黄河下游的山东平原,是中华文明的理性起点;长江与黄河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道;珠江流域是皇家首肯的通关贸易地,近乎构成国内惟一的最早的开放通道。用这4条大河来贯穿中华文明史,是用地理文化学的角度换了一种文化史的说法。

  我一直想以外部的眼光打量中华文明,于是有了从埃及到中东、从中亚再到南亚的“千禧之旅”。我想从他们昔日灿烂文明的败落中,找到中华文明长寿的原因以及长寿的“老年病”。最后我找到了答案:一是,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潮是“不主张远征”;二是中国没有长时间的“失序”。我指的是———中国永远都在摧毁旧秩序,建新秩序,却从没有过“没有秩序”;三是,我们从没陷入到宗教的狂热中,中国始终没有被宗教极端主义吞噬。

  这么一句话也许可以对比三种文化的差别———印度的哲人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希腊的哲人在爱琴海边上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中国哲人则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与人的关系。

  记:此次“欧洲之旅”的感受如何?

  余:我们此行的路线是先到希腊,再到意大利、到南欧、到中欧、到西欧,最后到北欧,从去年春天始,历时6个多月,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几乎每天都换一个地方。

  我的收获是:第一,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是平等的,平等在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蒙昧和野蛮。欧洲文明也不是天生地可以评判世界文明的价值坐标,它也是从野蛮无知中挣脱出来,所以它的傲气、排他是毫无道理的。任何自以为是的文明在它最优秀的时候,就是它最脆弱的时候。文明是同等的,谁也不要俯视,谁也不要仰视。要自觉地感受彼此的甘苦冷暖。

  “行走”是时尚还是“伪行走”

  记:有人说你是用脚在写作,并把这种写作样式叫“行走文学”,而且它越来越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头装,有批评说你是“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并且现在散文越来越多样化,什么大散文、文化散文、小女人散文,你独创的“秋雨散文”如何?

  余:这我不在意,至于“口红”那样的俏皮话,我会说得更到位,但那没有意义,因为那不是我喜欢的层面的对话。我也不喜欢写作文体的任何界定。写作就像山中的流水一样,缓坡处缓,遇石则急,哪儿拐弯了,哪儿加速了都顺势而定,很自然。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