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4日

星期

   

靠竞争和实力冲破绿色壁垒

张可佳

  “加入WTO后,将有60%以上的中小环境企业被迫转产、倒闭或被吞并。”

  一批中外学者和企业家近日聚会北京,共议加入WTO后,中国环境企业如何应对压力与挑战的对策。他们谈到的现状真是令人忧心忡忡。不知道那些企业老板和员工们正怎样想这些问题?

  针对一些环保企业对治理污染技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停留在教课书的水平”,不了解国际同行的新技术状况,却盲目夸大自己的技术,有如井底之蛙的问题,金源环保集团总经理许国栋有一个幽默的比喻,他说,“会用木板做出桌子的人不一定就能说自己是木匠或家俱公司。”他举例说,曾遇到一家环保企业在展会上介绍自己的水处理设备加药泵,那位老板以自己的产品比外国“同类产品”便宜很多而得意洋洋。

  “但实际上,我清楚这个产品在欧洲的价格只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比他的还便宜一半以上。一旦加入WTO,消除了关税壁垒,他再生产这样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了。”许国栋说,我们的环保产品现在真有竞争力的很少,起步太晚是一个原因。他建议更多企业谋求加快发展应采取国际间合作的途径,而不必强调自主开发、国产化等等。这样将有效加快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而且,”许国栋说,“环保企业的国际合作除了获得环境与经济效益外,还能带来和平。”

  虽然事实上我国环境产业市场(除评价和监测两个行业外)在1994年就已经向国际市场开放了,但是今天各类环境企业仍感觉“像普通中学的学生一下子进了重点中学一样,总的感觉是好事,机遇和挑战都有,但困难更大些。”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韩伟认为,不论世界哪个国家,环保产业都是在政府政策的培育下发展起来的,美国的环保产业在1994年就已经有5.2万家,其销售额高出飞机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差不多。中国的情况更需靠政策的培育,如果执法不到位就没有环保市场的发展。但是,现在中国的环保业粗品多精品少。像水处理设备厂家到处都有,供大于求,但质量差,技术水平低,治污效果很不理想。

  韩伟认为,国内环保市场秩序的混乱主要因为地方保护主义纵容了不正当竞争。而这样的状况,一旦“入世”就没戏可唱了。

  韩伟也赞同许国栋的意见,不一定用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开发,那样会延误更多时间,而中国的环境问题需要立即有动作,很快有成效。这就要更直接地引进国外成熟的和处于成长期的技术,鼓励外资带来先进技术和资本与中国的低成本、大市场结合,加快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他说,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培育一批集设计、生产、安装、运营服务为一体的系统公司。政府将在加入WTO后优先开放环保投融资市场。

  北京大学张铮教授强调说,当经济和贸易壁垒消除后,不可回避的就是“绿色壁垒”了。前者可以通过国家间的谈判,而“绿色壁垒”是由全世界的消费者来确定的。它不可能在谈判桌上获得什么妥协或突破。当你的产品“不环保”时,在世界市场(当然也包括中国市场)就没有人理,没有人买。你不可能让美国人或越南人降低他的环境生活质量和标准。因此,我们只能告诉我们的企业家,你的目标要高于国际水准,才有在国际市场和国内的竞争力。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