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9日

星期

   

肖龙旭
用实力抓住运气

本报记者 李雪红 特约记者 伍旭东 图片摄影 冯根锁

  今年39岁的肖龙旭是第二炮兵某研究所一位高级工程师,是二炮乃至全国导弹方面赫赫有名的青年专家。他17年的工作经历可分为几个阶段,沉寂与辉煌交替。人们关注他的当然是辉煌,而肖龙旭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却更愿意回顾自己那两个沉寂的4年。

十分钟引爆第一个沉寂的四年

  曾经有人说,肖龙旭出大名就是那10分钟,他运气好。

  “10分钟故事”发生在1988年。在那年的一次导弹发射试验中,正当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点火”令响之际,导弹的某管道突然出现故障,同时还发生指示灯失效等意外情况。这发弹到底能不能打,现场总指挥把目光投向在场的各路专家。

  当时肖龙旭也在场,只是一个大学毕业才4年的小助工。专家们经初步诊断,认为导弹发生意外情况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而恰好研究发动机方面的专家这次没有来。

  肖龙旭不是搞发动机的,“但我以前就对发动机感兴趣,有比较深的了解”。于是,这个小助工站出来对现场总指挥谈了自己的看法,总指挥把电话免提摁下,让他直接与在北京坐阵的二炮首长对话。肖龙旭不怵,有条不紊地汇报。最后,首长说,给你10分钟,你马上计算有关参数。

  10分钟后,全部数据出来,肖对总指挥说:可以照常进行。几分钟后,导弹成功升空。

  这10分钟的运气让肖龙旭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他说,这个运气,调动了我大学毕业后所有的经验和积累。若无实力,我也只能眼看着运气从我手中溜走。

  这10分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肖龙旭的命运。如果说以前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挺爱学习、业务不错、涉猎较广”的印象上的话,那么这10分钟,让二炮上上下下都对这个小助工的实力刮目相看了。

  我一直在为抓住运气做准备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人们不知道,在这10分钟的转折之前,肖龙旭早已在做一件创造运气的惊人之举了。

  肖龙旭上大学和大学毕业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新思想、新信息、新技术大量涌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肖龙旭像那个年代所有的“天之骄子”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新知识,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再加上我上的是二炮工程学院,毕业后就在导弹部队工作,参加了不少任务,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

  受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兰德公司经常为美国国防部提建议并常被采纳的影响,肖龙旭也把自己日常积累下来的想法、建议、设想整理成文,题目很大———《战略导弹部队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洋洋数万言。

  “做这事时,要干什么,要交给谁,当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凭年轻人的责任感和热情。”

  “10分钟的运气”让肖龙旭心中那模糊的目标变得清晰了,他的勇气和底气都得以成倍增长。在二炮首长办公楼前徘徊犹豫的脚步一下变得坚定轻快起来,这个25岁的助理工程师把自己的“万言书”交给了二炮首长。

  又是一个运气与实力的故事,首长有回音了,约肖龙旭面谈。

  导弹武器配套建设和使用效能、二炮发展战略规划和战略控制……整整一个下午,将军和助工谈得很融洽,很投机。随后,他的“万言书”在二炮和各部首长中传阅,并在内部学术刊物上发表。肖龙旭引起了二炮决策层的关注,他用实力抓住了自己创造的运气。

  第二个沉寂的四年之后是“一场革命”

  真正把肖龙旭推进导弹专家行列的是他的“新的导弹发射技术”,此技术被誉为导弹发射史上的“一场革命”。

  导弹部队作战需要依托发射阵地,发射准备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作战能力的发挥。怎样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提高导弹部队发射后的生存能力呢?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导弹专家。

  1992年,肖龙旭提出:创立新的导弹发射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难题。

  石破天惊。“异想天开”、“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等评价纷纷袭来。肖龙旭理解人们的反应,革命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也难怪,自人类开始研究导弹发射以来,一直就是按这条思路,这种方法进行的,你要从理论到实践对这项很成熟的技术来一个革命,人们当然有权不理解。

  肖龙旭请求上级领导组织一次学术辩论会,让他直接与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辩论。

  辩论会上,辩论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辩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创建这种新的发射技术可不可能?有没有实际意义?

  都是本领域的专家、行家里手,都本着一颗科学求实的真诚心。当肖龙旭以大量无可辩驳的数据证明,这一全新的发射技术不但可行,而且能创造巨大的军事效益时,在科学面前,人们服了。

  1993年,31岁、还是一个普通工程师的肖龙旭统领着一个由10多家协作单位、上百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团军”向这一还停留在设想中的“革命”出发了。

  既然是革命,就没有传统可循。从理论构建到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试验发射的成功,其中的艰辛,非笔墨所能描绘。

  专家鉴定认为:这一方案大大缩短了导弹发射时间,是导弹发射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走在了世界前列。这项技术获得国防专利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革命”成功了。

  我把遇到的每一道难题都当做运气

  回顾这“一拍”前沉寂的4年,肖感慨良多:那段时间我的成果不多,但与许多泰斗级的各路专家一起工作,受益匪浅,非一般成果可比。这默默积累的4年是那场“革命”的前奏和基础。肖龙旭31岁挂帅“科研集团军”,“其综合协调、把握大局的本事就得益于这4年。”肖说。

  “如果这项新技术在实践中失败了,你会怎办?”记者问。“我会继续研究它,直到成功。”回答毫不犹豫。

  这就是肖龙旭的思维,“对于我来说,难题的存在就是挑战,我应战,我赢了,我就高兴。”肖说他不羡慕当官发财的同学,这绝不是假话。“各人获得乐趣的渠道不同,我的乐趣就来自于一个个难题的解决”。

  这是一个真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心里话。对于科学家来说,任何人类遇到的难题都是他关注的对象。别看肖龙旭是导弹专家,但在他40多项科研成果里,还有为大棚蔬菜增产的“温室气肥增施装置”、获得国际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博览会金奖的“高效采热炊具”等与导弹是“完全不搭界”的发明。

  “不能这么说,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思维是相通的,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另一领域的难题的同时,又促进了我在导弹研究领域的创新意识。”如果一定要说运气的话,那“我就是把遇到的每一道难题都当做一次运气的降临,然后用实力抓住它”。

  1999年,肖龙旭直接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杨家庆说:清华为能培养肖龙旭这样的人才感到高兴。不过,因为读博士,肖龙旭的创新意识遇到了挑战,他率真地苦笑着:创新意识帮不上学外语的忙,我准备用传统方法,下苦功解决它。

  有挑战就有动力,对肖龙旭来说,不管挑战来自何方,他的最大兴趣和选择都是:应战!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