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7日

星期

   

视点
数字煎熬着九寨沟

江菲

  “制定精品战略,收取天价门票”,“全中国最贵的游览景区”……多日来,类似的字眼被扣在九寨沟风景区的头上。有报道说,因过度旅游破坏生态,九寨沟将用门票涨价的办法限制入沟人数,票价从现在的118元上涨到300至400元。

  各方舆论沸腾了:有的说风景区门票应如煤气、电信一样,定价要开听证会;有的说九寨沟算不上顶级名胜,凭什么收费全国最高;还有的说这将剥夺一些低收入游客的权益,是对普通人的歧视……“消费者”的大旗打出来了:“我们要争取权利!”

  九寨沟方面急忙辟谣:不但涨价一事系子虚乌有,就是票价,其实只有115元,另外3元是保险费,属游客自愿购买,而且二次进沟的游客可以优惠,只需付40元———大有听到“买一送二”后的窃喜吧?

  如果我告诉你另一条信息呢:著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门票是20美元游览7天(驾私家车),年票40美元,全美国国家公园的年票50美元……如果用普通美国人的收入去除这些价格,你能想象结果是多少吗?这时,会不会又有人大声疾呼要求反对中国风景区的暴利?

  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一汪清澈小溪、一缕柔和的风、一口新鲜的空气、一秒钟心旷神怡的感觉值多少钱,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价格标准召开什么样的听证会才能把它衡量出来。因为,风景名胜区不像一辆车、一套房子,只要我够“款”,就可以全部买到并享受一辈子,当然,它也不是水或面包,三五天断粮人就会一命呜呼。

  抛开价格,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国的旅游景区都处于一种“疲惫”状态。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条件的便利,工作效率的加快,都使出外旅游成为时尚。以故宫为例,仅今年10月2日,它就接待了14万人次的游客,而可承受的最高日载流量是10万人次。黄山、周庄、昆明……在今年国庆黄金周里几乎都接待了历史最高人次的游客。当父母看着被作业压垮的孩子要求减负时,又有多少人心疼过我们可爱的山河和古老的文化?

  游客限量是不可回避的。

  提高游览票价是一个很有“效益”的办法。但是,是不是只要提高票价就一定能限量呢?真正想去游历一番的人会不会因票价涨了几百元,就裹足不前了呢?经过数十小时的奔波前来的景仰者,会不会见到票价与原来所想有差异就打道回府呢?答案很让人怀疑。如果客流并未因此而有所减少,那么,票价是不是会退回原来的水平呢?

  从我国保护区经营现状来看,无论游览票价定到多高,相对于生态保护建设所需的资金来说,都是杯水车薪。因此,门票收入的意义仅在于补偿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和维持自身的基本运营。如果通过提高票价既可以限制客流,又能为保护区的自身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如果保护区只是打着限制客流的幌子,把票价一翻再翻,游客和保护区可能都只好用双倍的成本承担相同的痛苦了。因此,在限流过程中,门票价格是一支杠杆,但它需要更有力的支点,比如透明的监督机制、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游客生态的旅游观念。

  国外的成功经验是:成熟的门票预定系统与旅游的旺、淡季票价差异相结合。通过强大信息公告网络和灵活的价格机制,减少旅游高峰期过多游客对环境的压力,也避免淡季时低收入游客望门却步的苦恼。而作为旅游者,查询景点收费、预定旅游资格、制定经济的旅游路线也成为出门前必须做好的“功课”。

  在国内,有些景点已开始为限制流量采取预定门票措施。仍以引起争端的九寨沟为例,从今年7月1日起,九寨沟管理局将每天进沟人数限制在1.2万人次,其网站上每天更新游客流量以备查询。但预定途径只有通过传真件联系一种办法。面对中国每年要接待数以亿计游客的数字,怎样使预定和限量更明确、快捷,使旅游景区从价格下的“消费品”转换成人的灵魂与自然本质融合、沟通的理想选择,才是旅游区票价风波中最有价值的思考。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