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7日

星期

   

新闻观察
上海:HR成为流行新名词

本报记者 罗新宇 林蔚

  ■本报上海11月16日电

  继“CEO”之后,“HR”(Human Resours)———人力资源正成为上海最流行的新名词之一。

  刚刚过去的APEC会议,人力资源成为最大的亮点;而今天正在上海召开的人力资源培训大会,再次让记者体会到了这股热浪。

  惠普(中国)公司副总裁孙逢举刚刚做完“绩效管理”的演讲,还未走下讲坛,就被听众围住了。人们纷纷上来索取名片。巧的是,孙总没带名片,结果,旁边一位助手的名片被众人抢了一个精光。福建行政学院副院长朱立民向孙总发出邀请:到我们那里去讲讲吧,我们的学员全是厅局级干部,他们对人力资源很感兴趣;房地产企业天鸿集团劳动人事部副经理赵龙节也紧接着发出了邀请;来自宝钢人才开发处的陶全兴更是迫不及待:先到宝钢来讲一讲吧!饶有意思的是,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吕勇江代表抢不上跟孙总对话,就把站在一边的记者当成了惠普公司的人,追着问了一串有关人力资源的问题。

  在本次人力资源培训大会上,几乎所有的演讲者都成了人们追捧的明星。在各个分会场,由于前来听讲的人太多,座位不够,人们就站着听讲。在听“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演讲时,福建行政学院副院长朱立民索性把笔记本贴在墙上做起了笔记。

  由于本次会议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后来会场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场面:一些其他会议的代表也都悄悄溜进了人力资源会场“偷听”,结果工作人员只得采取了凭证入场的特殊措施。

  本次会议的组织承办单位北京盛联信息咨询服务公司总经理孙树人介绍说:参会代表不仅有人力资源总监,还有企业的老总、大学教授、研究工作者,将近300人。

  现场一位记者感叹地说:前几年是热“CEO”,而现在则是热“HR”。

  孙逢举说:从“CEO热”到“HR热”,这个变化决不是偶然的。原来在创业热的时候,大家都想去做CEO,那个时候,注重的是个人的作用,单打独斗式。而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家更注重一个团队的整体能力的提高,因为大家明白,只有一个团队整体素质上去了,企业才会获得持续发展力。没有一流的人力资源,是无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所以,学习和培训成了一个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这种变化,也给传统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新课题,从如何管人变成如何使人才脱颖而出。在惠普,一切人力资源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公司目标能够很好实现,因此,他们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可有可无的部门,而是维系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此外,中国加入WTO,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不学习,毋宁死”,现在正成为许多企业从上而下的行动。

  在这次会议上,一些国际最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的负责人也纷纷登上讲坛,将国际上一些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做法介绍给大家。“赢,是双赢的敌人”、“21世纪企业管理革命———企业教练”、“建立最佳的学习型组织”、“生存潜能培训———鸵鸟计划”,种种关于人力资源的新名词让人应接不暇。

  学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英说,现在美国每年的教育支出超过780亿美元,比国防预算还高。受过高等教育的和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差距从1980年的50%增大到2000年的约120%。1999年,11%的财富500强企业设有专司人力资源的首席知识官,而1994年几乎没有。

  研究表明,一个注重人力资源建设并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其效率是不注重人力资源者的数倍。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人的投资的确很高,但不投资的代价更高”。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的自觉选择,重视人力资源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在市场中赖以生存的法宝。全球1000家最大的企业中有70%认为,妨碍企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员工缺乏培训。

  而这种认识也越来越被中国的企业所认同,尽管人力资源培训的价格极其昂贵,如一个好的“企业教练”,所提供的培训服务一个小时收费高达3000元人民币,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这种先进的人力资源培训理念。广州物资集团公司通过引进企业教练,一举卸债3.2亿元,公司效益明显好转,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认同感也都大大加强。培养人才就是形成效应,已经成为中国更多企业的共识。

  LCL商务咨询公司总经理、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卢健峰说,前几年,我们公司的客户大多是外企,鲜有国内的企业问津。而从今年开始,国内的一些企业如中国网通、联想公司都纷纷找上门来,邀请我们去帮助他们设计一些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入世以后,企业面临的首要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在人才培养上保持领先正在成为原来越来越多老总殚精竭虑的议题。

  精明人士则从“HR”的火爆中,嗅出了人力资源培训蕴藏的巨大商机。此次会议,不但吸引了“智越咨询”、TTI公司、汇才人力技术公司等全球享有盛名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前来设立展台,竞相推介自己先进的人才培训理念,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著名大学和北大在线、中青在线等机构也纷纷摆开展台,抢夺这个庞大市场。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