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7日

星期

   

教育时评
驱逐功利 弘扬兴趣

端木

  近日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同济大学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文学、艺术、历史、伦理、军事、民俗等100多门相关课程,否则不能毕业。

  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心头一震:“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化,带来了明显的成果。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十分抢手,今年一次性就业率在上海市高校中名列前茅。”

  我宁愿相信这只是记者的一家之言———显而易见,素质教育的目标,绝对不可能是提高“一次就业率”;而素质教育的成效,也不会像医生给病人注射那样立竿见影。这是将素质教育“功利化”的一个典型表述。

  又如最近《南国早报》关于南宁二中的报道: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们纷纷用自己的课题向学生招标,而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要求“入伙”。“在这些课题中,城区固体垃圾课题受到了关心环保学生的关注,通过调查研究……同学们可以学到更多的数理化、环保、社会知识”。

  老实说,我不大相信老师的兴趣就是学生的兴趣(课题如此“实用”),而且认为应该颠倒过来,以学生自选的充满想像力的课题向老师招标,这才能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很遗憾,在这条报道中,“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学会学习”和“学会研究”———素质教育又偷偷变为学到“更多知识”的功利化举措。

  学校教学尽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推广不同层次的“研究性学习”,都是我国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教育方式的举措。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其“反功利化”和“发展能力”的精髓,瞬间就会将其“改造”为应试教育中“学习知识”的附庸。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里,一二年级新生是不分专业的,学校开出数百门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在不断的选择、转换中,学生会逐步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何在,在大三时再确定专业方向。在那里,专业方向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相伴相行。

  而在我国,高中生在还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模样时,就已经“确立”了专业,其选择依据,通常是哪个专业就业更容易、收入更多这些功利目标。最近,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严厉批评了我国大学的制度,他说:“两年前,我看复旦的新生名册时,发现这些高中生被分到46个院系,上海交大57个,北大有59个。一进大学就把学生领进了狭窄的小胡同里,你让学生怎么自由发展?”

  近日一份芬兰的调查也引人注目:芬兰82.9%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所有学校都允许学生在校使用计算机;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家里和学校都可以上网。芬兰的孩子用计算机干什么呢?出乎我国教育者预料的是,他们主要都是用来打游戏!可正是在游戏之中,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文字、图形、信息和文件的处理技能。一位美国老师在看了中国的计算机教学后说,这种按一本教材一章一节的教授方法,是美国20年前的模式,而且效果很差。进步在哪儿呢?又是兴趣———在学习上再油盐不进的孩子,在电脑上玩起游戏来都能做到通宵达旦,就看你怎么引导了。

  因此,无论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上,还是在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将学生的兴趣扶上教育的“宝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在我国的教育中,严重忽视甚至扼杀学生兴趣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兴趣,是一切有效学习的发动机!

  将由兴趣主导的丰富的智力活动功利化(即期望某种教育或研究活动一定要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是阻滞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一大痼疾。近期最恶俗不过的就是算计我国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有说20年的,有说30年的。在我看来,以这样功利的心态,再过50年也拿不到。我不相信有哪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曾以获奖为动力。爱因斯坦在当专利审查员时,相对论不过是他的“业余兴趣”;而阿基米德在就要赴死之前,请求士兵们等他解完一道几何题后再动手(这道题太有趣了)。在科学大家的传记里,由浓厚的兴趣为起点,最终导致伟大成就的生动故事俯拾皆是。

  在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时,我们再也不能南辕北辙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正在驱逐功利,为学生兴趣开辟出越来越广阔的天地。让我们把“兴趣”,真正扶上教育的“宝座”。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