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2日

星期

   

关于中关村,政府想得非常深

本报记者 从玉华

  “关于中关村,政府想得非常深。”中关村管理委员会规划处处长杨建平说出此话时,语调平缓,会场一片安静。

  这是日前召开的“如何提升中关村办公环境吸引力和凝聚力”会议上的场景。会议由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召开。

  会上,杨建平代表中关村管委会向与会的各方代表解释了政府对中关村的思考。“像企业家经营一个公司一样,政府也在经营这个城市,它所运用的产品实际上只有土地。把土地运用好这个城市才能发展好。对中关村,政府想得非常深。”

  他解释中关村面临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中关村的基础设施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中关村又聚集着大量的科研知识、专利和模块想法。一边是巨大的生产力,一边是落后的基础设施,所以政府不得不下大力气彻底改造这个地区,建更多的基础设施,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中关村到处是大工地、街道“拉链”的原因。

  政府的用心是花最大的力气,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块地的基础设施改造好,让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产生出的技术和专利迅速在这个地块实现价值化。

  “但我们的规划也还在规划中”。关于中关村商务办公环境、流通环境、产业环境、人文环境,政府也是颇费心机。比如说办公环境这一环,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都应该有标准,但这个标准目前还没有出来,建设部也未出台这个文件,中关村将此列到明年的研究课题中。这个评价体系的出台,将使这个地区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流通环境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物流的环境,一个是思想流的环境。物流的环境是指一个产品的流动。中关村人称电子一条街,产品大仓库,实际是把香港、日本的产品拿到中关村来卖,但这个物流能否形成自身血液的一种流动,是需要政府考虑的问题。再一点是一个思想流的问题,很多人对中关村沙龙、饭馆、大家聚会说话的地方少意见很大,其实,物业可以搞好这个环境,让大家的思想流动起来,让思想的碰撞产生更多的火花。

  中关村政府有两件事要做:一是为企业创造整体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还有侧面环境;二是整合创新资源,它包括土地资源、资金资源、科技资源,以及一些特殊的支持政策和政府自身的资源。

  做好这些,需要五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做好人力资源的工作,包括海外学子如何吸引回来,外来人口如何留在中关村;第二,创造一个良性的市场之间的转化关系,就是要深入探讨技术市场变成产业市场这种转换关系;第三,要积极推广和扩大中介市场,使其产业化;第四,要建立服务平台———法规,中关村建立了中关村条例,这个条例在全国独此一家;还需要完善中关村地区协会的工作,听取各方专家提出的意见,补充一些细则;第五,加强政府服务的环境建设———一站式办公的办法,压缩办公时间,减少办公环节,减少审批手续等。而且政府令也非常强硬,要求海淀区、中关村地区一站式办公比北京市任何一个区县要求更要高。

  中关村IT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普查办总策划刘志硕说,中关村问题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土地开发商、政府、协会、IT企业要共同渡过中关村产业升级的最最痛苦的时期。“用不了多久,大家就会面对一个新中关村的临产和诞生。”杨建平的结束语坚定有力。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