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3日

星期

   

在生命借条上书写人生

胡训军 钟友国 本报记者 林炜

  “一个身患绝症的人生命长度有限,但他的生命宽度无限。”———广州军区司务长培训大队三级士官易新群用行动实践着这一人生诺言。

  1996年10月14日,一个26岁的鲜活生命被确诊为淋巴结转移癌,术后的悲怆激起对生命的挑战———

  向生命打张借条

  1996年10月14日,一个黑色的日子。

  易新群脖子上的小肿块越长越大,被送进了军区总医院。检验结果让他顿时失去了知觉———淋巴结转移癌。

  一个26岁鲜活的生命转眼就要画上句号。易新群悲痛恸哭,他实在不甘心。

  手术前,政委几次举笔不敢签字,转头轻声地对新群说,你还是先写个保证吧,要不以后我不好向你父母交代。

  新群早想好了:第一,不要将病情告诉母亲,因为我是她惟一的儿子,是她心中最有出息的孩儿,不希望她为我而伤悲;第二,出院后,不要让我失去工作,离开战友,我是一名战士、一名党员,为部队工作的时间不多了,死也要死在岗位上,如果能评个烈士,就算我尽孝尽忠了。

  一份保证书,短短数十字,让在场的所有人泪水夺眶而出。

  出院时,他上街买来一块手表,让滴滴答答的钟声提醒自己生命的短促,并挥笔向绝症宣言:向生命打张借条!

  回大队后,领导安排他协助教员教学。

  生命的时钟激活了他的创新能力。

  为提高学员专业技能,他创新总结出了一套珠算、点钞、数码书写的“三功”训练新模式。易新群采用录音机制造噪音的办法帮助学员搞训练,化解了学员在训练时心理紧张的难题;为提高学员点钞的精度和速度,他总结出“扇形指触点钞法”,将传统的点钞技术由每分钟150张提高到300张,准确率达100%。当年,他带队运用创新训练取得的成果参加大队举办的专业大比武,获得9个单项中的8个第一,12个团体项目中的7项冠军,一举夺得最高荣誉奖———“士官杯”,他个人也获得了“最佳领队奖”。

  生命时钟拓宽了他的视野

  为扭转中队伙食亏损,他探索出了一条盯着市场搞保障的新路子。易新群捧着中队的账本细琢磨,买菜、买煤是主要开支。因为驻地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耕地大面积减少,营区又驻在市区,肉菜价格成倍增长。煤也由计划供应变为市场供应,价格涨了三分之一。为摸清情况,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驻地附近所有的菜市场。他发现驻地已由过去自主供应为市场供应,城郊的肉菜批发直销市场价格比城内市场有较大差额。盯着市场搞保障,中队一年节省伙食费一万多元。随后学校采纳了这一方法。

  中队的用煤很少花钱,他看到营区附近到处是建筑工地,废旧木材堆积如山,捡回中队做柴烧,既处理了城市垃圾,又节省了中队用煤,一年为中队节约近5000元。

  有人惊讶地问,一个患癌症的士兵哪有这么大的才干?他站在领奖台上告诉大家:你爱它你就有创造,有创造就会有收获。

  在锅碗瓢盆中,易新群提出“现代司务长应该走怎样的培养之路”的新课题。他认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司务长不再是战争年代风雪中背行军锅的“火夫兵”、和平时期只懂养猪种菜的“老黄牛”,而应该是精技术、善管理、懂指挥的“复合型”人才。随后,据易新群和其他官兵的建议,开设了《现代管理学》、《市场经济概论》、《合同战术学》等4门课程,受到了部队和学员们的欢迎。

  全军士官制度改革后,士官管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难点问题。易新群根据自身的经历编撰出了一本《士官“三字经”》,用以规范士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言行,成为军区士官的必读书。

  读过这本书的官兵们说,这是新群用心写出来的,更是用他自身的人格塑造出来的。

  1997年3月22日,刚化疗出院的他,挂记着百色老巴别的9名失学儿童,揣着药瓶走进十万大山———

  拓展生命的宽度

  4月29日,易新群带着新婚的妻子三上巴别。

  他是带着妻子来认“亲”来了。广西百色老区巴别乡8000多名群众以特殊的方式迎接了这对特殊的亲人,在巴别中学、在新群捐建的水池前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师生们手持鲜花,举着写有“好人一生平安”的牌子,从内心深处祝福他永远平安。

  巴别,是易新群人生永远的情结。

  1996年4月初,学员二队广西田阳籍学员陆将探家归队,讲起一件痛心的事:他的老家巴别乡,是全县最偏远最贫穷的山区,孩子大多因为交不起学费,念完小学就退学了。全乡1000多名小学生,读到初中毕业的只有20多人。一个叫罗巧琴的小姑娘,因父母患病交不起学费而四处讨要。

  听了这个故事,易新群心里十分沉重。

  “知识是人类的希望,大山里的孩子是多么需要用知识去战胜贫穷,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易新群和6名支委许下诺言:只要她好好学习,我们资助她上完大学!

  小巧琴上学的事解决了,但那些失学的孩子和特困生怎么办?易新群在一次党支部会议中提出了“为革命老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献爱心”的建议。

  官兵们纷纷慷慨解囊,仅一天就筹集到了1800多元,作为罗巧琴等9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的助学基金。他们还通过了一项决定:以后每名干部每月捐20元、学员捐7元,长期资助这9名学生。

  为了让这项“希望工程”能长期坚持,易新群把联系助学的事全揽了下来。他建立了一本捐资助学账本,将每一次捐款的数目、每一笔汇款的时间和经手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至今,二队已捐资7万多元,让60名失学少年重返校园,让26名特困生圆了“读书梦”。

  1993年3月,易新群二上巴别。学校百余名学生正提着水桶,到很远的地方去找泉水。校长说:“受地形影响,打不出水井,因为贫穷,建不起水池,用水只好到附近村庄去找,因此经常停课。早就计划修个蓄水池,可这项工程需要1万多元钱,1万元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学生四处打水这一幕深深印在易新群的脑海里。返回大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别人捐给他治病用的1.2万元钱,用心愿的谐音“辛苑”寄给了学校,附言上写着:请一定要用这笔钱建个蓄水池。

  这1万元钱是他的救命钱啊!有人对此不理解:“难道水比生命还重要?”易新群的回答很实在:“我得的是癌症,就算再多花几个1万元也未必管用,但给了学校,就给700多名孩子带来方便,他们是老区的希望啊!”

  水池竣工的时候已是夜晚,附近的母亲们点着火把,敲锣打鼓放鞭炮,学生们抛着塑料水桶挥洒着心中的喜悦。当地群众在水池前立了一块大碑,上面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大字。师生们说,看到这块碑,就如同看到了亲人解放军!

  如今,山里贫穷的孩子们,在易新群和战友们的关爱中走向了希望人生。1998年,巴别中学实现了零的突破,9名学生考上了中专和百色高中,现在已有16名资助对象考上了高一级学校。

  5年过去了,易新群在生命的借条上继续书写特殊的人生。

  照片:易新群和希望小学的学生一起。

  郑希望 卢忠光摄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