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5日

星期

   

中国企业可以和贝尔干得一样漂亮
――与贝尔实验室亚太区总裁感悟创新

本报记者 刘县书

  许浚博士,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年加入贝尔实验室。1987年他负责5号交换机系统的开发工作,为AT&T公司创造了30亿美元的年收入;1994年,许博士领导的团队圆满完成对AT&T在美国的电信网络进行更新改造项目,为公司节省50亿美元,许博士因此获得国际工程管理协会1996年年度奖。1995年至1997年,许博士任贝尔实验室总部先进技术院副总裁;此后为朗讯科技通信软件集团首席执行官,从1999年7月开始任贝尔实验室亚太和中国区总裁。他也是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高级顾问。

 

  贝尔实验室,一个孕育出11位诺贝尔奖得主、近4万项发明的企业研发机构,一个通信业界如雷贯耳的名字。

  许浚博士,现任贝尔实验室亚太和中国区总裁,贝尔实验室历史上惟一的华裔高级副总裁,在高新科技界获得国际工程管理协会年度大奖的第一人,惟一一位得到4次贝尔实验室总裁质量金奖的科学家,美国知名华人团体“百人会”成员。

  “回想在贝尔实验室30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感到,促使贝尔实验室进入中国,这是我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11月23日上午,许浚博士对我说。分析贝尔实验室在中国的成功经验,许先生断言,随着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企业研发机构应该也可以像贝尔实验室一样成功。

  此前我刚刚读完他尚在付印中的一本书稿。在这本名叫《感悟创新》的书中,许博士恳切坦率地分析中国国家与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相当具体的建议。谈论中外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和中国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话题,还有谁比许浚博士更适合呢?

  ■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怎样加快整个国家创新的速度

  刘:您为什么要写《感悟创新》?

  许:多年来我一直争取公司领导层让贝尔实验室进入中国,4年前贝尔实验室在中国的第一个机构正式成立,两年前我把家搬到了北京。我在高新科技界做了这么久,一直置身于中心,但只有来中国后才对创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因为在美国大家习惯于创新,可能觉得理所当然,创新的模式和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中国,创新是还在摸索的新课题,尤其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节骨眼上。我发现中国有我这种研发管理经验的人不多,一些体会不写出来很可惜,所以就写了这本书。

  刘:对“创新”概念,在书中您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许:我把“创新”与“发明”做了一个区分,发明是做出全新的以前没有的东西,创新是将发明的新技术不断改进,做出又实用又便宜的好东西。大家可能对创新有一种误解,以为创新就是做全新的东西,其实最难的不是做全新的,而是在原有东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且要使新的和旧的结合好,好像北京的城市建设,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所有人先搬走,在一片空白上全部建好了再搬回来,而难的是改造建设的同时大家还要照常生活。新发明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没用的,比如最初的飞机只能飞几百米,从几百米到现在的洲际飞行,就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创新自古有之,不过当代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能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态,飞机发明出来40年后才逐步进入大众的生活,而手机、因特网几年内便风靡世界。

  我理解创新基本上是一个速度问题。各国都在追求创新,只要中国创新的速度比先进国家快一些,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反之则差距增大。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而创新的速度越快,这一目标就实现越早。所以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怎样加快整个国家创新的速度。

  ■问题是如何用好人才

  刘:您认为我们国家在创新方面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许:创新是一种团体行为,包括技术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多个环节,其中有人研究、有人开发、有人销售,问题是如何把各个环节衔接好,创新能力取决于最弱的一环。中国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各环节衔接不好,使创新的整体速度还不够快。

  我以通信产业举例来讲。

  中国通信服务业发展很快,中国现在的电话密度(包括移动电话)差不多是25%,已经超过很多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水平迈进。需要加强的是通信技术和设备方面,中国自己需要一两家大的世界性的公司,真正能使技术创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家早就提出“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很不错,但换来的技术需要不断创新,而且需要比人家进步得更快,否则只能继续落后。

  刘:按照您提出的创新四要素来分析,我们哪方面比较薄弱?

  许:在技术、人才、团队和领导这四要素中,我觉得需要更加重视领导和团队。市场换技术,技术换来只是一个开始,人才比技术更重要,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多这么好的人才,这是中国的极大优势,问题是如何用好人才,这就需要把人才组合成团队,需要卓越的领导带领团队,达到创新的目的———做出更新更便宜更有用的产品,到市场上获得成功,然后有更多的钱来做新产品新技术。

  刘:如您所说,国内不乏像您一样的聪明能干之士,但为什么我们缺乏卓越的创新领导和团队呢?其中难道没有体制原因?

  许:这绝对是体制原因。企业领导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问题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成功的环境。美国每年也有许多总裁、CEO什么的领导人失败,然后自己辞职或被董事会裁掉———要得到好的领导人,不好的领导能否被及时换掉也很关键,这样才能让好的领导有机会发挥,不好的被淘汰。

  ■成功的领导人用最能干的人

  刘: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创新领导人呢?

  许:最好的领导人比别人有远见。很多公司,包括我们贝尔实验室所属的朗讯,这两年营业很不好,基本上是因为公司领导对变化看得不是很清楚,或者外界的变化太快没跟上,而真正最好的公司最好的领导,像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还有微软的比尔·盖茨,他们的公司在不好的环境中也能做得很不错。

  成功的领导人不一定什么都能干,而是他能用最能干的人。我所知道的一些失败的领导人,都是那种什么都想自己做的人。为了看得远一点,领导人因此不能事必躬亲,不能陷入小的事务中,也因此需要找到可以放手的能干的人才。

  好的领导人能在各个领域找到比较好的人才,我认为找到能干的人并不难,问题在于你愿不愿意去用。有的人不愿用,怕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可我的感觉是:你敢用能人,被别人“功高震主”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能用很多能干的人说明你自己一定也不简单。越没能力的领导越怕用有能力的,这样事情越干不成。

  ■我们能做到的中国企业也应该能

  刘:贝尔实验室在中国成功吗?你们的创新体系大概是什么样的?

  许:进入中国4年多以来,我觉得我们非常成功。目前我们有近700人,只有十几个人是从美国总部过来的,其他都是在中国招聘的。我们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都做,我们是贝尔实验室美国总部之外惟一这三方面都做的分部。贝尔实验室一共有近2万员工(2000年裁员之后),其中85%~90%的人做产品开发,10%左右的人做基础研究,还有部分人做中间环节的先进技术研究,我们也基本采用这一模式。

  其实贝尔在中国不但成功了,成功的速度、质量和水平比我想像得还要好。去年我们得到总裁质量金奖,这说明中国团队的成绩在贝尔实验室所有团队里是最好的。我们已经做出20多个朗讯的旗舰式产品,这在美国总部之外只有我们能做到,我们做的有些大型网络软件已被荷兰、德国、英国、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国的大电信公司采用。

  我们做得速度比美国快,花的钱比美国少,做出的产品有的一样,有的比他们还好。为什么?中国的人才便宜,同样做一件事保证不比美国差,同时每个人可以省10万美金。

  刘:国内企业跟你们有多大的可比性呢?好像很多国内企业缺乏研发资金……

  许:我不这样认为,资金不是一个问题。其实现在很多美国公司资金倒很缺乏(贝尔实验室在中国一年的经费是数千万美元)。我们在中国雇用一个人,也不可能出很多的钱,我们主要提供一个创新的文化和环境。我想我们能做得到别人也应该能,这是我对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前景乐观的原因。

  ■创新需要自由表达和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环境

  刘:关于创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您在书中写到一些中美的差异,很有意味。

  许:我至今一直努力在我们中国公司里鼓励大家互相提意见,这一点确实与美国不同。中国人不太愿意当面提出不同意见,我们尽量鼓励,还是有差距。我常常要求每个人非讲不可,逼着他们发表看法。记得我刚开始进贝尔实验室时也是这样,不讲话,觉得别人胡说八道我也不反驳。后来我的老板告诉我,作为一个团队成员,不发表意见是最不好的事情,人家觉得你没有参与———即使是对别人看法的赞同,只有表达出来人家才感觉到你的支持。

  还有一点,美国社会很鼓励冒险、容忍失败。我们提出的企业文化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容忍失败,达至成功。容忍失败非常重要,我的这本书中写成功较多,看起来似乎一帆风顺,其实不是这样。做新东西不可能一下成功,背后有大量的失败,问题是怎么从失败中尽快受到启发,走向成功。

  刘:您觉得中国要形成良好的国家创新体系和环境还需要多少年?

  许:中国的创新体系要达到跟欧美相当的一流水平,如果做好了,可能几年就行。问题就怕你一下往左一下往右,那么速度就赶不上了。中国创新的某些方面进步很快。昨天我看一份报纸上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1.36亿,世界第一了,超过美国的1.23亿,而且增长速度比美国快———5年前如果有人这么说,没有人会相信。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