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0日

星期

   

【求实篇】
“落实报告”

王云先

  一项政策、决定或上级指示得到贯彻落实后写成的报告,就是落实报告。落实报告是以落实为前提的,但也有例外,有的落实报告却是在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出笼的。

  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唐山市在处理省里交办的大令公庄治保主任杨金明非法拘禁、殴打村民等24个问题时,专门成立了由6名市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小组和近30人的“专班”,经过一年多的落实,花去“令人咋舌”的开销后,终于完成了“厚厚的一沓落实报告”。有了落实报告,按说问题已经解决,对当事人已做出了严肃处理。可是前不久记者前往调查采访时得知,杨金明虽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却由过去的治保主任变成了党总支书记。村民们得到的说法是“打,是过去的事,现在又不疼了。再告,也没什么好下场。要拿回罚款,必须先写检讨”。

  对上级交办的事,不是落实在工作中,而是落实在报告里,听起来很荒唐,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按照省里的指示不折不扣地落实,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克服种种困难不说,更重要的是会伤害上下级感情,影响干部队伍稳定。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杨金明是为实现上级意图才非法拘禁和打伤、打残村民的,牵涉其中的,肯定包括县、乡有关干部。深究起来,恐怕不仅是非法拘禁、殴打村民的问题,无论拔起哪根萝卜,都可能带出一摊泥。果真如此,不但有责任的干部不答应,就连其他干部的“积极性”也可能因此挫伤,弄不好上级领导也会埋怨没有掌握好政策,办案人员费力不讨好,何苦呢?倒不如坐在屋里编编报告,想怎么落实就怎么落实,领导喜欢怎么落实就怎么落实,上级要求落实到什么程度就落实到什么程度,既让上级满意,又跟基层同志打成一片,上下左右皆大欢喜。

  想想看,胡长清等大贪污犯为什么会在“三讲”之后才浮出水面?某些地方为什么过了关闭小煤窑的最后期限还会连续发生多起小煤窑爆炸事件?想必也是这种“落实报告”使他们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

  可见,这种“落实报告”是一本正经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但要完全归咎于基层干部,也不大公平。既然有些上级领导喜欢在上面看报告,那么有些基层的同志也就乐得在下边编报告。如果全力以赴地抓落实,这落实报告还未必能编得好,工作还不一定能出成绩,上级还不一定会满意。而编好“落实报告”则可以事半功倍,是做好工作的捷径。既如此,就难怪有些基层干部重视汇报技巧,宁愿在落实报告上多下功夫了。

  假如落实报告先过群众这一关,假如领导不是从报告里看落实,那么落实报告的写法就会改变。果如此,大令公庄的村民们就不至于在“落实”之后还有冤要申,还要卖房子卖牲口卖粮食,到头来还茫然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有没有指望?还要再花多少钱?”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