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6日

星期

   

三栖精兵的雄威
――走近中国特种兵

本报记者 杨得志

  这是一群真正的“三栖精兵”———他们驾驶轻型飞行器超低空飞行迅速突袭,从各种机型上高空伞降直插敌人“心脏”;他们驾舟操艇变成海上利剑,悄然下潜化做水底蛙人;他们拳出砖碎,头碰石裂,攀登越障、射击爆破更是样样精通……有人形容他们是———“空中猎鹰、水下蛟龙、陆地猛虎”。

  然而,当记者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一种无形的东西却比这些外化的神奇更深刻地打动了我———他们身上那种蓬勃的职业激情,那种不可撼动的职业军人的自豪与尊严,历经和平年代的种种打磨,依然在每一个官兵的血液中熊熊燃烧,让人肃然起敬。

  他们,就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广州军区某特种大队官兵。

  炊事员也是特种兵

  11月下旬,当记者满怀神秘感走进特种大队营地,训练场上的一幕立即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在十几米高的训练墙上,一名体格魁梧、全身迷彩的军人以几乎垂直于训练墙的角度纵身跃下,双脚在墙面快速跑动,临近着地之际,一蹬,一点,稳稳落地。周围的战士不禁鼓掌喝彩。陪同前来的军区彭干事告诉记者:这位军人正是特种大队大队长蒋春。

  蒋春脸色黝黑,目光炯炯,身上的迷彩服已经磨得褪色,只有肩上的中校军衔才能表明他的身份。这个动作,是前不久蒋春去俄罗斯参加交流活动时,对方特种部队的一个表演项目。他觉得对于突袭作战、尤其是反恐怖斗争很有作用,回来后就再三琢磨,并亲自给战士们示范,向全大队推广。

  这样的情形,在特种大队司空见惯。无论是大队长、政委,还是文书,特种部队的每一个成员首先都得是一名合格的特种作战士兵。就连接待记者采访的政治处宣传股长,舞文弄墨是内行,擒拿格斗更是高手,还撰写过擒拿格斗的专业教材。即使炊事员也不例外,“火头军”出身的七连司务长滕红军,不但自己能够操枪弄炮、上天下海,率领连队炊事员参加大队军事比武,居然夺得团体第一名。

  对此,大队长蒋春平静地说:“我们是特种部队,执行的都是艰难险重的特殊任务。真正作战的时候,要深入敌后必须全部高空伞降,一个不能落下。开起火来,子弹不认识你的军衔,更不知道你是炊事员还是作战士兵。”

  达到这样的成效源于日常对全体官兵毫无例外的严格训练。这个大队训练的“苦、累、狠”闻名全军。官兵每天的训练课目远远超过普通野战部队,每年还有长达半年之久的野外训练,要完成4种机型、8种伞型、15个空降课目的训练任务,还有直升机小速度跳下、海上武装泅渡、潜水、特种射击、孤岛生存等10多个海、陆、空不同课目的高强度训练。骨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成了特种大队官兵的职业通病。但是,说起这些,战士们都要自豪地补上一句———“谁叫我们是特种兵呢!”

  当官先过生死关

  今年8月10日,大队伞降训练场来了34名肩扛红牌的军人。他们是今年刚刚分配到特种大队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自军内外16所不同院校,有文质彬彬的医学学士,有戴着眼镜的电脑专家,也有新闻系的高材生。今天,他们要完成自己在特种部队必修的第一课:高空跳伞。

  两个小时后,这34名学员接连从空中翩翩而下,稳稳落地。刚才的少许紧张一扫而光,一个个兴高采烈,相互开玩笑———“在特种大队当个军官可真不容易。”“这叫做当官先过生死关。”

  蒋春认为:“特种作战不存在前方、后方的区别,随时可能执行各种危险的任务,包括训练本身就有危险,不做好死的准备就没法干!要是在战场上怕死,枪毙了也没有用。所以不怕死是对特种部队官兵的第一要求,平时的训练中,军官更要身先士卒,把生死置之度外。一旦党和人民需要,就必须勇往直前,即使完成任务牺牲,悼词都好写得多。”

  这样的观点并非大队长蒋春所独有,而是深入特种部队官兵的精神深处。无论是训练场上的士兵还是大队机关的干部,谈起自己历经生死的经历都是一脸的平静。政委杨小平认为:“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讲,‘身教重于言教’,给士兵说得再多都不如自己率先垂范。任何时候,我们跳伞从来都是大队常委最先跳下,各种复杂气候条件由我们来首先应对。”尽管长达半年之久的野外训练刚刚结束,但是在大队机关,所有的军官仍然一律身着迷彩服,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这一份英姿飒爽的精神,这一份傲对生死挑战的姿态,令人由衷地产生敬意。

  踏上科技风火轮

  未来战争是陆、海、空、电子四维一体的战争,仅靠强健的体魄和无畏的精神未必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特种兵岂能走在别人后面”———满怀着蓬勃的职业激情,特种大队的官兵积极把高科技手段运用到特种作战的实践中,让新时期的特种兵踏上科技风火轮。在特种大队,学习和应用高科技知识已经蔚然成风,操作电脑、摄影摄像、外语会话、航空图片判读、侦察通信器材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等等已经成为每个官兵的必备技能。“没有科技知识的兵,算不上特种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被誉为“陆军伞王”的副大队长喻秋华就是一名积极钻研和运用科技手段的典范。在他的办公室,角落里堆放着两具经过他改良的新型翼伞。这也正是喻秋华花费无数心血、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试验的结果。

  翼伞具有操纵灵活、机动性强、渗透距离受地形和气象影响小的优点,是特种部队空降作战较为理想的伞具,备受国外特种部队的青睐。但是它的操纵、训练难度大、周期长,按照传统训法,战士服役期满也不能跳翼伞。喻秋华想,如果能设计出适合普通伞兵使用的“全天候”翼伞,将大大提高我军的空降作战能力。他参阅大量的专业书籍,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于1997年初终于研制成功好学易用的新型翼伞,这种新型伞具导致了我国军用降落伞领域的一次“革命”,获得全军训练成果一等奖。

  本着对特种部队的一片赤诚,喻秋华积极追踪世界最新的伞降和轻型飞行器技术。为了把执行特种任务更为理想的“空中飞行器”———动力伞引入特种部队,他三上河南,拜国家跳伞队队长张安刚教练为师,终于掌握了动力伞的起飞、操纵、着陆及空中特殊情况处置等基本技能,并获得国家航协颁发的动力伞飞行员证书和教练员证书,成为全军第一个在动力伞飞行上拥有“飞、教两证”的军人。经过他的传帮带,动力伞已经在全军特种部队遍地开花、广泛应用。

  1997年,敢想敢干的喻秋华破天荒地运用武装直升机跳伞获得成功,获得全军训练成果的一等奖。1999年,他又研制出降落伞备份伞自动开动开伞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空降兵战士提供了牢靠的双重保险。把我军空降训练水平推向与发达国家军队的同一层次。

  喻秋华还是一个理论、实践和创新齐头并进的职业军人,他编写的3本共20多万字的特种部队空降训练教材,全部在全军特种部队推广使用;他自己的跳伞技艺极为高超,无论多高的高度、多复杂的气象条件,着陆时他总是能准确地踩在直径10厘米的靶心正中。他参加国际滑翔伞优秀选手大赛,5个科目获得5个第一,让各国选手惊讶得瞠目结舌。

  面对和平年代

  作为全军组建最早、装备精良、训练全面的特种作战部队,这个大队具有光荣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和平年代》正是以这支部队为原型拍摄的。就像这部连续剧所描述的那样,也许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却是在长期和平年代中丧失了激情、丧失了斗志。

  作为有血有肉、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军人,特种部队的官兵也并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他们营房的旁边就是繁华的南方大都市,与他们一墙之隔的同龄青年打扮时髦、生活丰富多彩。

  尽管历经和平年代的种种磨炼,尽管驻扎在繁华的大都市,但特种部队的官兵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率真和耿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精神和尊严。记者采访时正值士官考试,大队长蒋春在考场上亲自卡着秒表———“不瞒你说,背后说情的也很多。但我们这是特种部队,随时要冲到前面打硬仗,留下的一定得是素质最过硬的兵。所以我就一条,全看硬成绩。我亲自卡秒表,谁说情也没用,得罪谁我也不怕。我宁可自己不升官,也绝不在特种部队开后门,要不然就是拿国家的安危当儿戏。”

  特种大队的领导对训练精益求精,但对迎来送往却毫不在意。一次,广州军区一位副司令员前来视察工作,中午在食堂吃完饭评价了一句话:“这一桌最淡的菜就是咸菜。”大队长蒋春告诉他:“特种兵出汗多,盐分消耗大。”即使是如此级别的上司吃饭,特种大队掌勺的依然是平时的普通战士,他就按照特种兵的重口味做了普通的四菜一汤。

  无论是在训练场,还是在宿舍、食堂,记者随机与不同年份的新老特种兵闲聊,每个兵都显得那样朴实,与外面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即将退伍的老兵谈及感想,几乎都会充满自豪和激情地说:“我为自己的特种兵经历而感到骄傲!”

  其实,感到骄傲的何止是他们。每当老兵退伍的时节,前来要人的单位络绎不绝,老兵的数量远远供不应求。只要自己愿意,所有退伍老兵百分之百可以在珠江三角洲城市中就业,试用期的底薪至少在2000元以上。“怎么样,我的兵品牌不错吧,退伍兵的底薪比我大队长的工资还高!”说这话的时候,蒋春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也许,这就是和平年代他最感到欣慰的时刻了。

  后记

  谈起电视连续剧《和平年代》,一位老兵给我讲了一个细节:当年男主角张丰毅等一批演员、导演都在这里体验生活,男主角的原型正是蒋春。“战士们找张丰毅他们合影、签名了吗?”“没有。为什么要找他们签名?他们是来演我们的生活,我们才是真正的特种兵!倒是张丰毅和这些演员们老找大队长合影、签名呢!”

  回到北京,有同事问采访特种部队的体会,我说:“有这样的职业军人,我们无所畏惧,我们无往不胜!”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