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6日

星期

   

霓虹灯下新哨兵
――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公民道德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袁梦德 通讯员 李光辉

  一夜鏖战,南京路在硝烟中醒来。1949年5月的一个清晨,不少上海市民打开房门,看到不愿扰民的解放军入城部队竟在街道上抱枪而卧。一个瞬间,人民的记忆中牢牢定格了这些被战火熏黑的年轻脸庞。

  南京路的历史厚重,但却直观。上个世纪60年代,一部叫作《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电影,一支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解放军连队,在南京路上续写了新的光荣和辉煌。

  半个世纪倏忽而去。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自奉命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勤务后,至今已近20载。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下,9年前曾由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南京路上学八连,霓虹灯下新一代”的十中队,以与时俱进的形象展现了自己高尚的公民道德风采,成为南京路上最受人尊敬的新时代军人。

  霓虹灯下新一代

  十中队进入南京路以来,一直驻在原好八连的营房。繁华的南京路是上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霓虹灯闪烁的高楼大厦中间,矗立着新建的大剧院、美术馆、博物馆、城市展览馆等时代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日新月异的周边环境,十中队学八连像八连,优良的传统没有丢,而且更加升华了。“一、二、三———四!”伴着响亮的口令声,一支整齐的队伍行进在南京路曦微的晨光中。出早操喊队列口令是部队的特殊要求,十中队刚进南京路时,每天都是这样。但有天早晨,带队的干部喊着口令跑操,突然发现一座居民楼的窗户打开,一位睡意未消的老者探出头来无可奈何地摆了摆手。原来,部队喊的口令声惊醒了他。为了让南京路上的居民睡个香甜的早觉,从此,十中队将出早操喊口令的规矩取消了。虽然这样,但每次出早操,中队依然走得威武雄壮,“一、二、三———四!”的无声口令,响在每个战士的心头。

  一个电闪雷鸣的深夜,两个外国旅游者在南京路和西藏路的交汇处迷了路。暴雨中,执勤归来的战士黄治中、田旭明迎上前去,简单的英语对话后,方知这对美国夫妇正在为找不到出租车回宾馆而焦急。两位战士二话不说,脱下雨衣披在他们身上,接过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送他们到了两公里以外的酒店。当外国朋友掏出小费要酬谢他们时,战士早已消逝在雨幕之中。后来,夫妇俩从饭店侍应生口中得知:这就是南京路上的中国武警,他们做好事从来不收报酬。

  在十中队,每个战士都是熟悉南京路各个商家、各家特色的好向导,了解上海昨天和今天的活地图。他们不仅会说多种南北方言,而且会讲100句常用英语。20年来,他们收到的表扬信、感谢信来自世界各地。

  有人说:“南京路是用黄金垒起来的”;也有人说:“人在南京路,就要为钱奔忙”。南京路是中华商业第一街,每天在街上流动的财富数以亿计,而十中队官兵却牢牢记住了总书记“身居闹市不染尘,甘当人民勤务兵”的教诲。

  十中队离上海兴业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比较近。今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请大家跟我来……”当战士程飞那专业水平的浑厚男中音、战士傅科流利的日语讲解声在纪念馆展室中响起,记者看到一大群参观者立即像磁石一样聚集到他们周围。从1999年起,中队先后选派了9名战士到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军人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社会上留下了很好的影响。”纪念馆负责人流沙玲说。

  今年建党80周年前夕,上海一批残疾人党员到“一大”纪念馆参观,有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双腿高位截肢的中年妇女坐在轮椅上不方便,程飞见状毫不犹豫地背着她参观,一边走,一边讲解。看到武警战士被汗水湿透了军装,这位残疾妇女说:小战士,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党的伟大,也看到了党的希望。

  坚持不懈的道德养成,成就了十中队战士疾恶如仇的性格。1998年初夏的一个晚上,一条黑影企图翻过人民公园围墙窜进市政府大厦,班长李辉林和战士小邢在大吼一声“站住”后,猛扑过去,紧追不舍将其擒获。事后,上海市公安局领导告诉十中队:经公安部门审讯,此人涉嫌参与重大杀人抢劫案,正是公安部门日夜通缉的对象。

  这几年,十中队官兵先后出色地完成了五国元首在沪签订双边军事信任协定、国际商会第32届联会、2001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现场指挥中心的警卫等多项任务,他们以严整的军容风貌,给世界各地的来宾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南京路警署负责人说:10年来,南京路犯罪率下降,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十中队官兵立了大功。

  “好八连”精神的时代传承

  十中队进驻南京路后,始终坚持照顾广场街道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烈军属,包办了老人的卫生、理发、剪指甲等活儿,还常常拿出自己不多的津贴,给老人买水果和点心吃。原来受到“好八连”照顾的夏桂珍老人,直到去世都以为这些战士仍然是当年“好八连”的人。在她安详地闭上眼睛时,还紧紧拉着“好八连”战士的手不放。

  但是,围绕“好八连”精神的传承,十中队党支部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坚持以开放的思路不断教育引导战士了解形势,更新观念,使部队的思想充满活力,与时代脉搏合拍,与改革潮流适应。

  以前部队一发工资、津贴,官兵们除了只留下买日常用品所需的钱外,其余全部存入中队“小银行”。战士们一度认为,“谁存款多,谁就是讲艰苦奋斗”。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队干部感到,在新形势下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必要的,但也应从实际出发,做到不该花的钱不乱花,该花的钱舍得花,支援国家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于是,中队继续坚持设立“小银行”,但不再硬性规定官兵每月必须存钱,而是大力提倡大家在家庭受灾、亲人生病、亲属来队、外出参观和回家探亲时适当花些钱。

  在十中队,还流传着一个换鞋的故事。十中队战士在南京路上巡逻,以前都穿解放鞋,有的战士军装旧了也不愿换,这曾引起市民的异议。十中队党支部考虑到:中队驻守在国际性大都市,巡逻在中国的窗口———南京路,应该用庄重的仪表体现出新时代霓虹灯下哨兵的精神风貌,在中外游客面前焕发出武警部队的新形象,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国威和军威。于是,中队决定,战士在巡逻时穿皮鞋,而且必须擦亮。

  高标准的要求,长期严格的磨练,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军人。如今十中队的退伍兵,成了社会上企业、公司争“抢”的香饽饽。每年年底老兵退伍前夕,甚至四五月份,就有许多公司来中队招聘退伍兵。“抢”到人的兴高采烈,没“抢”到的就跟中队预约下一批退伍兵。“十中队的兵就是不一样,素质高,能力强,我们信得过。”招聘过十中队退伍兵的东方航空公司、浦发银行等大企业,异口同声地给十中队战士打了高分。

  就像当年的好八连,十中队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了上海人民爱戴的模范集体。

照片:刘海山 王玉良摄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