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4日

星期

   

西部生态还能恢复吗
专家认为,只要控制住人为破坏,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惊人

本报记者 陈娉舒

  2001年12月29日,一份时间最新、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向公众展示了目前令人堪忧的西部生态环境现状。

  由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国家测绘局、西部12个省市区及有关科研部门举办的“西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活动,自2000年4月展开,历时一年半。调查数据(截至1999年底)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灾害等多领域,共9类193项。主办单位称:该调查进程翔实、手段科学、结论客观,完全可以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此前,已有不少生态专家指出,我国近年来对西部建设加大了各项投入,但投入的增加并未使西部生态得以尽快改善,有的地方甚至反而有恶化加剧的兆头。这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有助于向公众解释这一现象。

  生态破坏到了什么程度

  调查报告分析,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目前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

  水土流失问题未有根本性改变。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蔓延趋势有所减缓,但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局部地区水土面积在增加。

  土地沙化依然严重。西部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255.6万公顷(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西藏和新疆等省区的统计数据),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沙化耕地和沙化草地的面积呈持续增长趋势,且呈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的特点。

  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由大水漫灌、新开荒地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非常普遍。

  石漠化问题突出。川、渝、云、贵、桂等西南五省(市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729.5万公顷,且分布集中,危害严重,是西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耕地总面积持续扩大,但却主要来自“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1986年到1999年,西部地区因草地开垦而增加的耕地占新增耕地面积的69.5%,因开垦林地或果园而增加的耕地占新增耕地面积的22.4%。此外,各地有大量耕地因产量低、成本高等原因弃耕,加剧了土地的水蚀、风蚀。

  森林生态系统“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森林类型比例日益不合理,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病虫害加剧。10年来,西部地区(不含西藏、云南、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均有增长,但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均降幅很大;经济林面积增幅达62.96%,而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却分别下降14.5%和51%。幼龄林及中龄林所占比例过大,达66.7%。

  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严重。退化草地和草地鼠害面积分别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9.5%和47%,且持续增长。根据“遥感”调查,90年代后5年,退化草地有55%转化为耕地,30%沦为未利用土地;草地等级下降,优良牧草种类减少,毒草种类和数量增加。

  水资源开发不合理,导致河流断流、绿洲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此外还出现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天然湿地萎缩、湖泊盐碱化甚至干涸等现象。

  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面积目前已扩展至181万公顷(不含贵州、西藏数据)。可比资料显示,青海、陕西、宁夏和内蒙古四省区由此造成破坏的土地面积,1999年比1986年增加了1.2倍。

  此外,伴随生态破坏而来的还有:沙尘暴、旱灾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明显回升,洪涝灾害发生率90年代比80年代增长了近50%!西部由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巨大。

  据可比资料,西部地区中的9省(市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13%。环保总局自然司司长杨朝飞说:“实际上,间接和潜在经济损失更大!譬如,青海省1993年由于生态破坏直接经济损失3.8亿元,但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后的恢复费用达11.3亿元。而这尚未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生态功能失调等损失要素。”

  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是人类

  调查报告分析说,造成西部生态问题的成因复杂多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近40年西部地区气温增高,部分地区降雨减少,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西部地区生态退化速度,但“人为因素的作用是造成西部生态破坏首要原因”。

  这种人为破坏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矛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人口增长及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复杂性认识滞后,与经济开发利用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

  杨朝飞举例说:“西部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比重大,农业节水工作滞后,水资源浪费严重。如一些绿洲地区,耕地不多,却对水资源消耗极大。此外,毁林毁草开荒、陡坡地开垦、耕地弃耕等粗放型耕作方式大量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如平原水库修建泛滥。”

  西部生态如何恢复

  “西部生态只要措施得当,还是有望恢复。但必须做到三点。”来自中科院的生态专家对报告提出的众多方针对策,简约归结为:

  一、解决贫困问题。“贫困是造成西部目前粗放型经济发展、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短视行为的根源。发展经济,才能标本兼治。”

  二、解决“人”的问题,控制好人类自己的行径。“以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为主,以生态工程措施为辅,重点消灭草原开荒、乱采滥挖、超载放牧、天然林砍伐、陡坡开垦、湿地围垦、大水漫灌、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为破坏行径。”

  三、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对重点生态破坏地区的生态重建和恢复应顺应自然规律,大力推进人工封育、围栏、退耕还林还水等,积极发展农村能源,对现有天然林地、天然草场、天然湿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只要不搀杂更多人为因素,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惊人的。”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