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31日

星期

   

我曾选择逃离

韩路

  那一年,我从一个普通职员被提拔为部门副主任。新官上任,自然要好好干。第一天晚上,我就在家修改一位同事的文案直到深夜,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第二天早上见到那位同事,我告诉她如何为她的作品点灯熬油。本想买个好,没想到她却满脸不快。下午,公司副总找到我,说那个同事认为我对她的文案处理不当,我当时就蒙了。后来我才意识到,她和我一同进入单位,现在我成了她的“头儿”,对她的业绩有“生杀予夺”之权,她哪能一点情绪都没有呢。

  部门里像她这样和我同属“黄埔×期”不乏其人,甚至有人资历比我更长。我不知道该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麻烦远不仅此。做一个普通职员时,除了搞好自己的工作,我不需要为别人操心。现在可不同了,我必须上通下达,左右逢源。除了与部门的同事处好关系,还要与各地分站打交道,像穆仁智催租子一样催他们按时完成任务。横向联系就更多了,公司内部会议上,我要在其他部门主任面前大言不惭地为本部门争地盘,还要和其他部门协调如何完成共同的任务。当然了,过去可以躲着不见的老总,现在也不时要主动被动地去接受耳提面命。我觉得自己变成了网中的蜘蛛,四面八方都是线,每一条都必须把它结牢。对于那些本来就善于八面玲珑的人来说,这当然不算什么。而对我这个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来说,有时可真是一种负担。

  压力不仅来自变得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来自工作的要求。每个月定量如何完成?怎样抓住有分量的客户?出了差错如何弥补?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一脑门子工作。更不幸的是,原先的部门主任才华出众,业绩显赫,我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也难以比他干得更好。

  “升官”使我失去了过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轻松和自在。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开始失眠了,而且经常丢三落四,甚至提笔忘字。但我并不明白身体的状况与“升官”有何联系,还以为从西藏回来出现了“低山反应”。我觉得在这种状况下难以胜任工作,几经考虑,我向领导提交了辞职报告。本来,当官也不是我的追求。

  领导没有为难我,很快做出了安排,我心安理得地又回到普通职员的岗位。

  过了不久,我接触到心理咨询服务,逐渐对它产生了兴趣,通过专业培训和大量阅读心理学书籍这才明白,原来我遭遇了“成长性危机”。

  所谓“成长性危机”,是指人从某一发展阶段转入下一阶段时,原有的资源和技能往往不足以应付新的课题,或者当事人不能很好担当起新的角色,产生暂时的行为混乱和情绪困扰。举例来说,“结婚”就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从单身进入到二人世界。花前月下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是吃甜的还是吃辣的,全得两人协商。钱怎么花,节怎么过,性生活如何才能美满,七大姑八大姨孰近孰远,全是新课题,难免一时应付不过来,产生种种不良情绪。我看那些结婚三个月半年就离的,除了不负责任拿婚姻当儿戏的,大半与“成长性危机”有关。

  再说我自己。“升官”意味着我进入了更加复杂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我改变不爱、不善与人交往的状况。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是治标,增强自信是治本。“升官”还意味着我要在业务上和行政管理上提升自己,更合理地使用、调动资源,有效地提高大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等等。可是当时我并不懂得这些,也不明白焦虑来自何方,更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过程,只要努力学习,我完全可以胜任。

  “逃离”虽然使我暂时摆脱了压力,但也使我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好在领导没有把我看“死”,在适当的时候再次让我“出山”。经过了心理辅导的学习与培训,我已经能够把“升官”看成一次新的挑战和成长机会,不再被莫名的焦虑所折磨。

  后来看了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虞有澄先生写的《我看英特尔》一书,我又有另外一个领悟:其实,除了个人有心理准备外,适当的学习和培训也有助于避免“成长性危机”。1990年,虞有澄擢升为英特尔微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之后,提拔了一批年轻人担任下属事业部的总经理。为了让这批新手尽快成为称职的总经理,虞先生为他们举办了“总经理研习会”,每月进行一次五小时的培训,请公司内外的“老干部”和管理专家来讲授,结果大获成功。这种研习会不仅提升了新干部的工作技能,而且也加强了团队合作,使得年轻的总经理更快地适应了新的角色,避免了成长性危机。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