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6日

星期

   

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
民航总局与航空公司彻底分家
三大航空集团、三大保障集团即将挂牌

 

  本报北京2月5日电(记者孙亚明 顾钧)一直在舆论热切关注之下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今日召开。不出所料,在对未来民航格局的种种猜测中,“三大”论者占了上风。

  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今天在会上宣布,民航总局上报的《关于深化民航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直属航空运输企业重组方案》,已获通过。

  该方案要求,今年全面推开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三大航空运输企业集团和三大服务保障企业的改革重组,研究制订民航行政和机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开始实施。

  据此,总局直属的9家航空公司将进行联合重组,实行政企分开,形成3个大型航空集团:

  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主体,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组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保留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名称,继续使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识;

  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为主体,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中国云南航空公司,组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保留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公司名称,继续使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的标识;

  以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北方航空公司和新疆航空公司,组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保留中国南方航空股份公司的名称,继续使用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的标识。

  据悉,三大航空集团组建后,即与民航总局脱钩。

  对民航总局9家直属企业之外的地方航空公司,民航总局鼓励它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联合重组为新的航空集团公司,或进入三大航空集团,也可以独立自主发展。

  对民航其他一些企业,如航油、航材等则将成立三大航空保障集团。具体方案是:

  以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为主体,将中国航空结算中心整体并入,组建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及相关资产重组为集团公司控股、三大航空集团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并吸收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参股;

  对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允许三大航空集团和其他航空公司参股,组建中国航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说,机场也将进行重大改革,对现有129个民用机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属地管理。

  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民航总局与地方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和相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机场下放后,原则上以省(区、市)为单位组建机场管理公司,实行企业化经营。各省(区、市)不再设立民航管理机构。

  首都机场因为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仍由民航总局管理,但要实行政企分开,企业化经营。西藏自治区的民用机场也由民航总局管理。

  民航管理的根本问题———行政管理体制,这次也做出了重大调整。现行的民航三级管理体制将改为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两级管理。民航总局的职能是国务院进行民用航空行业管理的机构,不再代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

  据此,三大航空集团挂牌成立后,民航总局将不会直接管理和干涉。在地区管理局一级,保留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乌鲁木齐7个地区管理局。撤销现有的24个省(区、市)局,改设精干的民用航空安全监督办公室。

  国务院将成立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组部、公安部、中央企业工委、中编办、税务总局、民航总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民航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协调指导民航改革。

  刘剑锋局长说:“这次民航体制改革涉及面广、任务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评论说,此次民航改革方案,实现了彻底的政企分开,其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在民航历史上前所未有。

  ■背景资料

  民航改革历程

  据了解,民航的改革从1980年起就在不断地进行。

  1980年,民航总局从军队脱离,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

  以政企分开为目标的管理体制改革始于1987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至1994年。管理局、航空公司和机场分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厦门、海南、四川等16家地方航空公司相继成立。

  第二阶段,从1994至1998年。企业经营自主权初步落实;机场建设进入高峰期;空管体制改革开始进行。

  第三阶段,则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民航总局与航空运输企业政企分开的改革。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