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22日

星期

   

热点追踪
“库尔斯克”之谜终于有了说法

本报驻外高加索记者 关健斌

  2月18日早8时许,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和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一行从莫斯科飞抵北莫尔斯克,现场听取了有关人士对正在罗斯利亚科沃进行的“库尔斯克”号调查工作所作的总结报告。此后,乌斯季诺夫宣布,负责调查库艇沉没原因的“船身实地调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同日,两年来一直负责该调查的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克列巴诺夫被普京总统解职,降为普通的工业、科学和技术部部长。俄媒体猜测,克列巴诺夫之所以被降级,是因为他领导的库艇事故原因调查组一直工作不利、避重就轻、回避“主要责任”。

  据俄罗斯文传电讯社2月18日消息,乌斯季诺夫当天在摩尔曼斯克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直接导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起火、沉没的真正原因,基本上可以断定为是该潜艇携带的一颗故障鱼雷在发射时突然爆炸,进而导致弹药舱发生大爆炸,最终致使库艇葬身海底。

  乌斯季诺夫表示,专家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细致的调查工作,收集了包括航海日志、录音记录等大量物证。他说,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在2000年8月的军事演习中,无论是北方舰队的领导人,还是库艇的指挥官都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例如,按照演习方案,库艇应在2000年8月12日的11:40至13:40进行鱼雷发射演习。根据技术要求,这一发射演习的准备工作应从当日9:40开始。在准备过程中,“红雀”系统应该保持“开”的状态,以便进行相关数据记录,而当专家发现这一设备时,该系统却处于“关”的状态。此前还曾有报道指出,库艇在参加此次演习时共携带了26枚实弹鱼雷和22枚“花岗岩”导弹。而按照规定,库艇只能携带2枚教练型“鲸”鱼雷和两枚教练型“花岗岩”导弹。不过有专家认为,这些“违规行为”与库艇的沉没并没有直接联系。此外,乌斯季诺夫指出,艇上的遇难报警系统也没有及时打开。该系统在潜艇发生海难时能够向海面发射浮标,以便搜救人员确定事发准确位置,而库艇的报警系统由于厂家设计上的不足而没有及时启动。另外,乌斯季诺夫还认为,在“库尔斯克”沉没事件中,俄罗斯人“习惯性的马虎大意”也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虽然调查人员在“库尔斯克”的遗骸中共发现了3张字条,但它们对整个调查工作并没有任何帮助。据悉,在9号舱发现的字条是被塞在一个瓶子中的,上写道:“在9号舱中没有救生设备”。但是,调查人员在该舱中却发现了一些救生设备。对此,乌氏解释说,9号舱的海员们很可能因为黑暗和浓烟而没有及时发现这些设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舱的海员们是在灾难发生后的7至8小时内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而丧命的。

  对于“库艇”因遭碰撞而沉没一说,乌氏表示,专家们没有发现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他肯定地说,在库艇事发海域,无论是海面还是海底都没有发现任何外国的船只。至于传闻中所说的事发海区的浮游物,他说,在这个季节的海面上经常会出现水母所排泄的浮游物,这并不少见。

  虽然“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身已浮出水面,但它的第一隔舱仍沉睡在巴伦支海海底。18日,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透露,俄将在今年5月底开始打捞第一隔舱的“必需部分”。届时,该隔舱的部分残片,而不是整个隔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网络|军事|生活|社区|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