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6日

星期

   

隐性生态破坏困扰安徽

本报记者 黄勇

  在三大水系环绕的安徽,346种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210种动物即将销声匿迹

 

  近日结束的安徽省生态环境调查传出惊人信息:有三大水系环绕、自然资源富饶的安徽省,目前有346种野生动植物处在灭绝的边缘,其中210种动物即将销声匿迹。

  生态调查显示,该省林木面积虽然有1.15亿立方米,且物种丰富,但整体森林质量却在下降,涵养能力有限的中幼林占了林木总量的80%以上,混交林少,给病虫繁殖带来机会。野生动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都呈下降趋势,野生扬子鳄屈指可数,白鳍豚只剩下不到100头,原麝也不过百头。

  该省境内近万座矿山的开发造成植被的破坏,并由此影响到水资源缺失,安徽北部高达92%的地下水开采率带来了大范围的地面沉降,进而影响了整体生态环境。

  专家指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有很多,但近年来的“隐性生态破坏”是破坏性极大的。一提起生态破坏,人们就会想到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沙化、草场退化、耕地质量下降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而隐性生态破坏是指不易被人们观察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主要指因污染引起的水生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调,从而导致其原有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

  隐性生态破坏是量变、渐进的,不易也很难被人们察觉,具有隐蔽性。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超出一定量后,整个系统才发生变化。由于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容量,少量的污染物会被自然生态系统慢慢“消耗”掉。但当污染物的排入超出它的自净能力后,它的结构和功能便会遭到破坏。

  其次,隐性生态破坏的程度和范围都不易监测,拿安徽巢湖来说,目前环保部门、水利部门获取的仅仅是巢湖污染的物理化学指标。从数十年的监测数据中了解到污染极其严重,其生态系统已遭受严重破坏,但没有人能说清楚巢湖的生态破坏到底有多严重,其生态系统结构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

  遭受污染的水体和土地都存在隐性生态破坏,问题已遍及全省。据合肥市对蔬菜市场的检测,约50%的蔬菜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大多市民都尝过含“煤油味”的鱼汤……

  隐性生态破坏的直接后果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污染生态学研究表明,受到污染的水生和土地生态系统,绝大多数物种将消失,仅剩1至2种生物大量不正常地增长,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并终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丧失其正常的调节功能。

  专家提出的对策是:加强对隐性生态破坏的调研,改变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状况,重点调查污染严重区域。增加投入,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利用大专院校和各级科研部门建立污染生态学实验室,建立生物———污染关系图谱,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隐性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