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0日

星期

   

对待动物的道德底线

党国英

  人对动物的态度,在人与动物之间不涉及道德问题。但是,人对动物的态度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关,就在这个层面上涉及了道德的底线。

  清华大学的那位学生残害动物,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冷漠与残忍,但我以为这本身是他自己的事情,别人并非一定要去谴责。人是在动物世界中竞争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众兽之王,人就不要谈“兽道主义”了,因为那显得虚伪。当其他动物危及到人的生存,人会杀戮它们。但人一旦获得安全地位,便需要考虑自己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于是,人开始关注动物的生存机会,提倡爱护动物,但这本质上也不是兽道主义,实际上还是人的霸权主义。过去的打虎英雄,和今天的熊猫保护者,都会受到人的赞扬。

  然而,在人们普遍感到需要保护动物时,一个人残害动物,实际上构成了对人的冒犯。熊在动物园是公共财产,它没有危及人的生存,相反,它给人带来愉悦;它更是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心中之爱,所以,冒犯熊,就是冒犯人。我的看法是,对待动物的底线,就是要尊敬那些爱护动物的人。大家都不认为动物在威胁人的生存,甚至认为动物的存在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那么,侵害动物就是侵害人的生存。就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理由谴责清华那位学生的行为。在法律上,他的行为当然是破坏公共财产的行为。

  那位学生为自己的辩护词,只能说明他自己的无知和冷漠。我骤然感到难以理解的是,他何至于此。我们要反省的恐怕是他所受的教育以及实施教育的基本环境。科学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在我们的中学课堂上并不少,但效果如何呢?我们经常号召人们学雷锋,可有的人不要说无私奉献谈不上,连起码的道德底线也不能遵守。我们也搞志愿者活动,广播里的声音有,电视上的画面有,但一些人的冷漠简直匪夷所思。别说一个人的行为不足以证明什么,问题在于不是一个人;冷漠与残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谁能拍胸脯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环境在给人们示范。最有影响的示范者是公共权威部门的人士。公共部门的人士如果不是道德的楷模,其影响要远大于一般人士。据说,在一些城市的高级饭店里,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摆在了餐桌上。谁吃这些东西?是普通老百姓吗?当然不是。逃不脱那些公共部门的饕餮之徒和想从他们手里捞到好处的不法商人。可我还不想单单从道德上谴责他们,因为他们违德违法的成本太低了,他们习惯了。我们要创造一种制度,让公共部门的人士懂得并必须尊重那些真正雇佣他们的纳税人。这也是公共部门人士的道德底线。想一想,连应该尊重的人士也得不到尊重,谁还会尊重与自己不直接相干的人呢?问题提远了一点,但恐怕这正是治本之策。

 

 

我想看评论

我要说几句--->>已注册用户

我要说两句--->>未注册用户

中青论坛所有内容只代表网友和读者的个人观点,与中青在线立场无关



频道导航:新闻|教育|留学|人才|生活|图片|商店|绿网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电话 Tel:+86-10-64032233    传真 Fax:+86-10-64033792
WebMaster E-mail